7月20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烨女士出席,介绍2020年上半年陕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华商报记者:
您好,我是华商报记者。从刚才您发布的情况看,上半年我省经济企稳回升,延续了持续复苏的态势,请您具体介绍下经济在回升中有哪些新的变化,又如何评价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谢谢。
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我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随着全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各行各业逐步恢复正常,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加快恢复的态势,全省GDP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5.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向好。
首先,从三次产业来看,三次产业发展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农业产业较快回升。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较一季度回升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夏粮和小麦总产量均为近五年第一,单产创历史新高。二是第二产业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排第12位,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快速回升,上半年,建筑业增加值较一季度降幅收窄20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服务业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降幅收窄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势良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
其次,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扭负为正,消费、出口恢复改善态势明显。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内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首次转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投资已恢复至往年水平,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收窄了近10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了2位,重点商品如汽车、家电、服装零售额降幅均收窄15个百分点以上。进出口增长较一季度有所加快;特别是,6月当月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2%,逐步呈现出回暖态势。
最后,从社会民生来看,就业、收入、物价均保持稳定。一是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19.3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50.7%;城镇登记失业率3.62%。二是居民收入位次前移。上半年,全省居民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7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比全国水平高1.8个百分点。三是物价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3.6%,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涨幅回落1.1个百分点。物价总体平稳。
再回到你提的第一个问题,在全省经济稳步回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增长动能加速、积极因素增多”这两个积极变化。
增长动能加速,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兴产业稳定增长。在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带动下,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高于GDP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1.6%,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二是有效投资快速增长。全省制造业投资稳步回升,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7.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技改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均高速增长,分别增长43.4%和37.9%,有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三是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上半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2%,比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21.2个百分点,表明经济活力在增强,民间资本信心在增加。
积极因素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先行指标表现向好。6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6%,自今年2月以来PPI首次环比上涨。全省工业用电量、公路货运量比一季度降幅明显收窄。二是各项政策措施成效明显。随着全省减税降费、稳岗扩就业等措施落地生效,上半年,全省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130亿元,稳岗返还补贴27.9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回升至28.9%,极大增强了企业战胜暂时困难的能力和信心。三是重点财政支出保障有力。财政对于公共卫生、交通运输、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分别增长46.1%、13.1%、5.6%。
总体上看,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上半年呈现总体稳步回暖,结构质量向优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流行,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外需求恢复相对缓慢,后期经济复苏的节奏和力度还需密切关注。下阶段,要把“六保”“六稳”作为首要的工作、首要的任务,继续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住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谢谢!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从发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6.1%,好于全部投资,请问目前投资结构表现如何,支撑投资增速转正的动力是什么?
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烨:
上半年以来,随着稳投资各项措施显效发力,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投资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2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是17.2%,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22.6%,提高1.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7.1%,提高1.9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说投资结构向好。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支撑投资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投资带动有力。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13.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9.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其中,得益于陕北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及配套电厂开工建设,全省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39.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3.4%,比一季度加快68.4个百分点,传统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二是制造业投资较快恢复。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9.3个百分点。其中,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1.3%,以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2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倍。
三是高技术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9%,高于全国3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在三星闪存芯片二期、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等大项目的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5.8%。
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升。随着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扎实有序推进,全省房地产开发总体回稳。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领域投资同比增长7.5%,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7.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
三秦都市报记者:
您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我们看到,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呈两位数下降,从数据看,消费的恢复相比于工业、投资较为滞后,请问我省消费市场具体表现如何?恢复滞后的原因有哪些?
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烨:
从刚才发布的消费数据看,上半年全省消费市场还处于恢复态势。从全国情况看,消费市场同样处于低迷态势,社零总额和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也都处于两位数下降,整体消费恢复还面临着很多的制约。
上半年,我省社零总额比一季度降幅收窄9.6个百分点,降幅收窄幅度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降幅收窄11.6个百分点,降幅收窄幅度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从在全国的位次看,上半年全省社零总额增速在全国的排位由一季度前移2位,提升到第22位。
从回暖趋势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步伐加快,消费品市场形势逐渐向好的态势还是很明显的。餐饮收入降幅逐月收窄,住宿餐饮业继续回暖。4、5、6三个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月度降幅环比分别收窄19.2、13.6和7.6个百分点,向好趋势非常明显。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商品类别零售额比一季度好转,统计监测的23类主要商品中有20类较一季度销售回升。占比较大的商品,汽车类占比24%,回升18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占比14.1%,回升9.5个百分点,服装鞋帽类占比9.1%,回升18个百分点。
网上销售增势强劲,占比不断提高。疫情期间,电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足不出户的购物使得防护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线上消费品市场逆势上扬,表现亮眼。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增长22.2%,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5.9%,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总体来说恢复比较滞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疫情影响仍在持续。上半年消费数据显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餐饮收入下降36%,这与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人们减少一些聚集性、接触性的消费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旅游带动作用减弱。陕西是旅游大省,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行业低迷,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下降了63.2%、67.4%。本地消费不足,外来消费受限,影响消费市场恢复。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1%,低于上年同期5.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低于上年同期5.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消费市场回暖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群众新闻网记者:
您好,我是群众新闻网记者。从您刚才发布的数据,我们关注到,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工业生产比一季度明显回升,请您介绍一下支撑工业回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谢谢。
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已经连续四个月正增长、累计增速也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比一季度回升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恢复较快。支撑我省工业较快回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能源工业稳步回升。上半年,占规上工业52.2%的非能工业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6个百分点。在非能源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增速好于一季度;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特别是在三星、隆基乐业等大企业的拉动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高速增长,比一季度加快10.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这个行业持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汽车制造业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7个百分点。
二是能源工业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全省能源工业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牢牢稳住了工业这个“基本盘”的增长。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
三是重点行业增势良好。上半年,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力带动下,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高于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5.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2%,高于规上工业8.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14.5个百分点。
四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能源产品中,上半年原煤、天然气、发电量等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非能源产品中,上半年汽车产量25.55万辆,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速高于全国15.7个百分点。卷烟、化肥、粗钢、十种有色金属等重点产品均保持增长。
总体看来,随着全省企业逐步复产达效,工业生产明显恢复,但同时,工业运行也面临着能源消费需求总体减弱、工业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等不利因素,特别是6月当月工业增速出现回调趋势,下半年工业持续较快回升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下阶段还需要筑牢回升基础,持之以恒稳定工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