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基本结束。2020年1月20日,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相关情况和主要成果。
一、普查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对象涵盖了全省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全省近6万名普查人员,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目前数据采集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本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协作有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普查工作,梁桂常务副省长担任陕西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全省乡镇、街道以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均组建了普查机构,做到人员、措施、经费“三到位”,确保了普查的顺利实施。各地各部门担当作为,高效履职,通力配合,为四经普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是科学优化方案,贯彻执行全面有力。省经普办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制定了《陕西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多层级、系统化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实时监控普查数据采集、审核、修改、上报各个环节,确保普查数据真实无误。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普查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全省“五证合一”改革成果和相关部门行政记录,形成普查对象基础信息,并推送至手持式数据采集器。应用行业代码自动识别赋码技术,推进大数据和普查数据融合,提高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效率。
四是严格依法普查,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省经普办在严格执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十多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加大普查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依法普查,依法保护普查对象隐私,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真实合法。
五是强化监督指导,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省经普办始终把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作为普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普查各个阶段对全省十一市(区)先后组织了四轮监督检查和调研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普查中的各类问题。国务院经普办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我省普查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18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53.23万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8.83万个,增长118.1%;产业活动单位59.94万个,增加29.86万个,增长99.3%;个体经营户149.91万个。
按行业分,法人单位数量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4.72万个,占2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76万个,占10.8%;建筑业5.73万个,占10.8%。
按区域分,关中地区拥有法人单位37.41万个,占70.3%;陕南地区7.36万个,占13.8%;陕北地区8.46万个,占15.9%。
按机构类型分,企业法人单位42.28万个,占79.4%,比2013年末增加27.34万个,增长183.0%;机关、事业法人单位3.67万个,占6.9%;社会团体1.37万个,占2.6%;其他法人5.90万个,占11.1%。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42.15万个,占99.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05万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0.09万个,占0.2%。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0.2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6%,私营企业31.94万个,占75.5%。
(二)经济总量情况。依据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各省(市、区)2018年生产总值进行了统一核算,并对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陕西省2018年生产总值为23941.88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496.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30.1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215.27亿元,比重为46.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96.42亿元,比重为45.5%。
(三)从业人员情况。2018年末,陕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27.88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09.80万人,增长13.4%,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41.90万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343.48万人,减少26.2万人,下降7.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584.40万人,增加139.57万人,增长31.4%。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26.52万人。
按行业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
制造业152.76万人,占16.5%;建筑业138.45万人,占14.9%;批发和零售业94.55万人,占10.2%。
(四)资产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18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19.96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占25.9%,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占74.1%。
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6.44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54.3%,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45.7%。
(五)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2018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571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3.8%。高技术制造业方面,2018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97个,比2013年末增长48.5%。研发投入方面,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支出81.26亿元,比2013年增长39.3%;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85%。文化产业方面,2018年末,全省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19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203.1%;从业人员42.88万人,比2013年末增长53.8%;资产总计5376.36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223.4%。
总的看,第四次全省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系统反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是对国民经济一次高质量的“体检”。我们将会同各有关方面用好普查数据,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确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效用最大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协同配合,得益于一线普查人员的不懈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省经普办向大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