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张烨发布2018年上半年陕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西安日报记者:
从您刚才发布看,上半年我省GDP增长8.6%,并指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烨:
在我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
一是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企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反映了经济发展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长24.2%,一改2015年以来的持续低迷状态,创下近年来新高。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4.1%,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二是新动能成长不断加快。我省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力,工业经济新动能发展优势不断巩固,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双双提升。上半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4%,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2.1%,占规上工业的17%,提高0.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4%,较GDP增速高1.8个百分点;占GDP的10.5%。先进制造生产加快,新动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新产品生产形势良好。代表工业发展新方向、技术附加值高、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省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倍,新能源汽车增长1.9倍,光纤增长77%,光缆增长45.4%,太阳能电池增长20.6%。
四是市场主体加速成长。1-5月,累计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8.6万户,同比增长32.9%;新增注册资本6059.1亿元,同比增长34.1%。截至6月16日,西安市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已突破20万大关。截至6月末,全省一套表调查单位25994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市场活力得到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
从您刚才的发布中,看到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请问支撑我省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另外,目前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请问您怎么看下半年我省的经济走势?
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从刚才发布的情况看,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均衡性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来之不易。盘点上半年经济发展,具体可以用“稳、进、好”三个字来概括。
一是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自2017年以来,各季度的GDP累计增速都稳定在8%以上,上半年增长8.6%,实现了2015年以来的最好增速,可以看出经济增长走势是稳健向好的。最主要的支撑还是工业生产稳。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4位,40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64中主要工业品产量39个正增长,工业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同时,第三产业发展也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6.5%,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是进的态势更趋明显。主要反映在,投资较快增长。在全国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的大环境下,年内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稳定在12.9%-13.1%区间,上半年12.9%的增速,居全国第4位。消费结构优化。受传统零售萎缩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略有回落,但是,代表新兴消费的网上零售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势良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出口增速居全国首位。上半年我省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3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出口增速居全国第1。消费侧需求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三是好的成果显著增多。集中反映在“四个持续提升”上:一是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等民生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增速都在20%以上。二是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25%,盈利能力都明显增强。三是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提升。各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推动我省财政收入走向良性健康的可持续增长通道。四是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全省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32.2%、27.5%,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单位GDP能耗降低4.8%以上。民生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最终体现。
从供给侧看,主要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从消费侧看,三大需求持续发力;同时,民生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三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也表明了我们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下半年,从外部环境看,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有所上升,特别是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这对世界经济复苏会构成一个重大的挑战;从内部来讲,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从我省主要先行指标看:一是制造业持续处于扩张区间。6月PMI为50.2%,连续第22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显示我省制造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仍在扩张区间内。二是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工业企业盈利空间充足。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购进价格上涨5.1%,加快0.8个百分点。三是CPI温和上涨。6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全国上涨1.9%),涨幅与5月持平。四是工业用电量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4%,较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
总体判断,下半年我省经济仍有望延续当前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陕西日报记者: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速,请问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什么积极变化?
张烨: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领导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一是民间投资增速创新高。上半年,我省民间投资增长24.2%,创2015年以来新高,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4%,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表现抢眼,不仅代表投资结构的优化,更表明了民间资本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信心。
二是工业投资提质增效。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6.7%,较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9%,加快3.3个百分点。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陈仓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等大项目投资进度加快。
三是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在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的持续推动下,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64.7%,高于上年同期40.6个百分点。特别是亿元以上大项目达到285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1个。
四是短板领域投资加快。上半年,全省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1.3%,较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8.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5.9%。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50.8%,民生环保投资高速增长,补短板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