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张烨发布2017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三秦都市报记者:张总您好,从刚才发布看,我省2017年GDP增长8%,是2015年以来新高,请问我省2017年经济发展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张烨:
2017年,我省经济增长8%,是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各季度增速波动幅度0.2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实现了较好水平上的稳健运行,成绩来之不易。支撑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可以用“三稳、三快、三好”来概括。
三稳即主要产业生产稳。一是粮食生产稳定,连续十四年超过千万吨。二是工业生产稳定,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呈波动上升态势,已连续8个月保持在7.5%以上,全年增长8.2%,较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稳定发展。201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占GDP比重稳定在40%以上。
三快即三大需求均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投资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1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高于年度目标任务4.6个百分点。二是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较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三是对外贸易持续处于高水平。201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37.4%,出口增长58.8%,均保持高位。
三好即三大主体收入好。一是企业效益好。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9.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7.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7位;亏损面15.5%,较上年同期收窄2.4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效明显。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9.88元,同比减少1.85元。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大关,达到30715元和10195元,分别增长8.3%和9.2%。三是财政收入好。201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9%,较上年加快5.9个百分点。
陕西日报记者:张总您好,您刚才发布2017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动力增强、质效提升,请您具体解释一下,我省经济发展动力增强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中高端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增加,我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传统动能稳定增长。从刚才的发布我们可以看到,三次产业生产稳定,三大需求较快增长,能源工业也止跌回升,传统动力基础稳固。
同时,在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符合产业升级发展方向和消费升级方向的产业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动能加速形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17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1%,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网络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快递业务量增长20%以上。高技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快速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增长1.29倍,新能源汽车增长67.7%,太阳能电池增长66.7%,智能手机增长30.3%,工业机器人增长21.0%,增速都远高于传统产品。
可以看出,目前我省传统动能发展稳健,新兴动能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双引擎”,经济内在驱动更加合理。
中国报道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问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
张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确保我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企业效益、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我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
从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几个关键性指标来看:一是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地方财政中税收收入增长23.3%,是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4%,较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企业利润始终保持55%以上的高速增长。三是民生保障有力。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去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调”。城镇新增就业4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8%,低于年度控制目标,民生在发展中不断改善。四是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预计201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降幅较上年扩大0.17个百分点。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省13个市(区)平均优良天数增加8.8天,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5.3%,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政府有税收,企业有利润,居民有收入,环境有改善,表明我省经济发展更具效益、更有质量、更为稳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