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打造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稳中有进,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达到2023年以来最好水平,高于全省GDP增速0.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1.8%,提高1.2个百分点。
一、战新增长稳中有进,工业战新拉动增强
一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GDP增长0.8个百分点。
(一)制造业拉动工业战新持续加速
一季度全省工业战新增加值同比增长8.9%,较上年全年加快5.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战新增加值同比增长8.6%,较上年全年加快4.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4.1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战新占比提高
一季度全省第三产业战新增加值同比增长4.0%,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占全省战新增加值的比重为46.7%,较上年全年增加4.0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战新增加值同比增长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7%。
二、战新九大产业情况
全省战新九大产业一季度均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较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达到38.5%,新能源产业增长14.6%,数字创意产业增长6.9%,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4.9%,节能环保产业增长4.9%。
从九大产业占战新增加值比重构成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稳居第一位,占比达到30.3%,数字创意产业占比14.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11.5%,新能源产业占比9.8%。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受到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的拉动,一季度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8.4%,战新增加值增长38.5%,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2.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战新产值增长36.8%,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增长39.9%,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长28.4%。
(二)新能源产业增速由负转正并实现较快增长。近年来受光伏产品价格变化、光伏组件出口、企业产线和产能调整等因素影响,给全省新能源产业战新增加值带来持续性的负增长压力,今年一季度,由于龙头企业隆基乐叶的发力拉动,新能源产业增速不仅实现由负转正,更是提升至14.6%的两位数增长,较上年全年增速提高16.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从产量看,太阳能电池增长76.5%;从战新产值来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增长64.0%,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增长9.4%,电力生产业增长15.6%。
(三)数字创意产业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省数字创意产业战新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上年全年加快5.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数字创业产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战新产值增长7.0%,商务服务业增长17.4%,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0.2%,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增长29.0%,文化艺术业增长41.5%。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增长。一季度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战新增加值同比增长4.9%,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战新产值增长13.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7.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30.0%。从企业看,西安铂力特增材、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战新产值增速延续较高增长态势,助力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保持平稳增长。
(五)节能环保产业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战新增加值增长4.9%,拉动全省战新增加值增长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业战新产值增长59.0%,铁矿采选业增长35.0%,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增长27.6%,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19.0%,火力发电业增长14.8%,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业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