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1675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5.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88亿元,增长3.5%,增速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了2.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向好。
一、三大产业“两升一降”,文化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提升,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
文化制造业企业共220家,实现营业收入345.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拉动文化产业增长2.5个百分点,占全部营业收入28.9%。25个文化制造业行业中,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和其他玩具制造的营业收入位列前三,分别为144.34亿元、87.90亿元、30.42亿元,合计262.66亿元,占文化制造业全部营业收入76.0%。其中,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2%,占文化制造业全部营业收入41.8%,对文化制造业贡献率达到15.7%,拉动文化制造业产业增长1.4个百分点。
文化服务业企业共1132家,实现营业收入596.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占全部营业收入49.9%。61个文化服务业中,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和建筑设计服务的营业收入位列前三,分别为87.88亿元、69.24亿元、53.20亿元,合计210.32亿元,占文化服务业全部营业收入35.2%。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共323家,实现营业收入252.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低于全国3.6个百分点,占全部营业收入21.1%。15个文化批发和零售行业中,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图书、报刊零售和文具用品批发的营业收入位列前三,分别为72.70亿元、50.69亿元、46.51亿元,合计169.90亿元,占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全部营业收入67.2%。
二、九大行业“七升二降”,创意设计服务发力明显
分行业类别看,九大行业营业收入“七升二降”。其中,“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处于领跑地位,实现营业收入226.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高于全省文化企业3.1个百分点,对文化产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4.4%,拉动文化产业增长1.2个百分点。其他8个行业情况见下表。
九大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
序号 | 行业类别 | 营业收入 | |
绝对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1 | 新闻信息服务 | 226.48 | 6.6% |
2 | 内容创作生产 | 225.73 | -2.3% |
3 | 创意设计服务 | 170.62 | 4.5% |
4 | 文化传播渠道 | 165.34 | 8.0% |
5 | 文化投资运营 | 132.29 | 2.8% |
6 |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 119.43 | 7.1% |
7 |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 | 95.20 | 4.5% |
8 | 文化装备生产 | 47.78 | 4.0% |
9 | 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 12.29 | -28.7% |
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739.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低于全国4.5个百分点,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61.9%。文化核心领域的6个行业中,创意设计服务和文化传播渠道的营业收入排在前位,分别为226.48亿元和225.73亿元,合计452.21亿元,占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的61.1%。文化相关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5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38.1%。
三、私人控股企业发展优于国有集体控股
全省文化企业中共有448家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占全部文化企业26.7%。实现营业收入551.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高于全部文化企业0.3个百分点,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46.1%。
全省文化企业中共有1203家私人控股企业,占全部文化企业71.8%。实现营业收入61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高于全部文化企业0.8个百分点,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51.1%。
四、文化新业态增速明显,互联网广告服务持续增长
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4个行业小类共173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0.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高于全部企业1.1个百分点,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18.4%。其中,互联网广告服务实现营业收入87.88亿元,居文化新业态首位,较上年同期增长11.6%,占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39.9%,拉动文化新业态增长4.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