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发展上台阶 水果丰产稳增长
——2020陕西果业发展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克服新冠疫情和倒春寒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要求加强果业生产管理,提高果业生产水平。今年二、三季度雨水比较充沛,自然条件比较适宜。园林水果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果业增加值590亿元,比上年增加81.1亿元,可比价增长5.2%。
一、2020年果业生产基本情况
(一)水果种植面积继续增加。今年以来,我省面对疫情和气象灾害的不利局面,继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发展果业。果业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挂果面积逐年扩大。陕西果业生产形势已经成为全国果业生产的风向标。在农业发展“3+x”战略机遇推动下,全省各级农业和果业管理部门持续推进苹果的“西进北扩”和猕猴桃的“东进南扩”,取得显著成绩,苹果面积比上年增加8万余亩,猕猴桃种植面积同比增加4万余亩。
据统计,全省果园总面积是1731.72万亩,增长1.8%;其中苹果面积930.27万亩,增长0.9%。
(二)水果生产形势好于预期,产量创新高。二季度苹果花季遭遇春寒影响,在各级政府强力组织应对下,灾害给果业生产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今年我省两个拳头品种苹果和猕猴桃挂果面积分别增加17万亩和8.9万亩,推动产量持续创新高,带动全省水果产量迈上新台阶。据统计,全省园林水果产量1808.03万吨,增长4.3%。其中苹果产量1185.21万吨,增长4.4%;梨产量104.30万吨,下降0.3%;柑橘产量51.88万吨,增长3.0%;桃产量75.55万吨,下降3.5%;猕猴桃产量115.83万吨,增长8.0%;葡萄产量80.70万吨,增长5.2%;枣产量109.91万吨,增长10%。
(三)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近年来,陕西大力发展以千亿级苹果为重点的果业,果业在农业中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2020年全省果业增加值590亿元,比上年增加81.1亿元,增长5.2%,占全省农业增加值34.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果业是果区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是各级政府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
(四)因地制宜,时令小宗水果蓬勃发展。各地结合当地自然禀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时令水果,打造特色水果品牌。
延川红枣(狗头枣)、大荔冬枣、富平柿子、临潼石榴等一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当地名片,政府推广不遗余力。
大荔县重点发展优质冬枣种植,全县冬枣面积达33.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万亩,成为我省优质冬枣种植基地。
富平县大力发展柿子产业,全力打造“富平尖柿”品牌柿子面积18.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9万亩,努力把富平县打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科技实力最强、产品质量最优、知名度最高的柿子产业发展强县。
(五)果业生产投入持续增加。灾害气象及疫情对我省水果生产投入产生消极影响。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全社会停工停产使得果树修剪、果园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活动推迟、减少。果业监测数据显示:全省苹果亩均生产投入2386.87元,下降9.0%;梨亩均生产投入1813.10元,增长0.3%;猕猴桃亩均生产投入2081.22元,增长5.1%;柑橘亩均生产投入721.92元,增长2.3%;红枣亩均生产投入168.15元,下降1.3%。
(六)苹果销售价格先抑后扬,猕猴桃价格低于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省果品销售渠道受阻,价格承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苹果销售逐渐步入正轨。果农能够主动适应市场,顺价销售,下半年大宗水果-苹果销售呈现价格低开高走、走货快、销售顺畅特征。
据调查显示,全省苹果销售价格比上年高出0.45元/公斤,同比增长12.2%;梨销售价格比上年高出0.18元/公斤,同比增长8.3%;猕猴桃销售价格比上年减少0.13元/公斤,下降3.0%;柑橘销售价格和上年持平。
(七)果品出口持续下降。据海关统计,2020年全省企业自营出口果品19.05万吨,货值13.60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8%和15.6%。其中鲜果出口4.30万吨,货值3.19亿元,分别下降25.7%和27.8%;苹果浓缩汁出口14.74万吨,货值10.40亿元,分别下降0.1%和9.2%。
二、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果业是传统农业,仍属弱势产业。市场、气候、存储等都对其产生关键影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省果品销售渠道受阻,价格承压,果农的生产投入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入夏以来,阴雨连绵,持续两个多月的降雨,影响苹果生长期推迟,表面着色困难,摘果期延后。8月天气放晴,温度快速升高,导致有些果树出现落叶、落果,部分果面出现黑色斑点,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全年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挑战。
2、陕西水果品牌塑造力有待提高。陕西果业本身拥有较高的产出实力和品质水平,但品牌塑造力明显存在短板。如山东果业网上明星店“王小二旗舰店”粉丝数达420万,而同期陕西苹果的最旺店铺“洛川苹果旗舰店”和“西域美农旗舰店”的店铺粉丝数分别仅有4万和119万人,显示出了用户群体和品牌影响力的巨大差异。
三、建议
1、强化果业全产业链风险控制能力。既重视开拓市场又重视稳定市场,积极寻求当地政府及当地龙头企业长期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在防灾、提质上取得实质进步,为果业生产保驾护航。
2、提升消费者对陕果的认同感和复购率。加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的联合,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市场资源等资源,合力加强以洛川苹果、大荔冬枣、眉县猕猴桃等为代表的重点水果区域品牌旗舰店建设,助力陕西水果网络销售。
3、加强电商培训,提升网销能力。近年来陕西水果电商数量虽然持续快速增长,但依然以个人网销为主,营收水平较低。超过八成陕西水果网销零售年收入不足1万元。建议强化培训,提升陕西水果电商的企业化、规模化水平,积极对接各类电商销售平台,提高网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