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经济普查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对比分析
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是支撑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重要产业领域。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反映: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3771家,其中属于物流行业的企业有731家,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19.4%。其中:交通运输业企业559家、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企业138家,邮政业企业34家。为了进一步反映陕西物流行业企业发展和运营情况,我们对全省第四次经济普查的行业大类资料和明细表进行了分析。对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物流行业企业主要指标呈现以下特点:
一、物流行业企业重资产运营,资产回收期长,获利较少
从资产规模和经营情况来看,物流行业企业资产总计6588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的50.8%,比上年增长5.5%;负债总计3052亿元,占比为45.3%,增长-5.3%;营业收入1317亿元,占比为34.4%,增长18.5%;实现营业利润43亿元,占比为16.4%,增长12.3%。
表一:四经普规模以上服务业及物流行业规模、经营情况表(亿元)
从固定资产总额及转回、结构和占比情况来看,在物流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原值4953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固定资产比重65.6%,同比增长9.9%;备抵项目中累计折旧920亿元,占比41.8%,同比增长10.3%。其固定资产原值占比远远大于计提累计折旧占比23.8个百分点,资产回收较为缓慢。
在物流企业无形资产中,很大一部分为土地使用权资产。土地使用权资产189.06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比重67.6%,同比增长2.5%。
表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及物流行业企业成本费用及利润率计算表(亿元)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18年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2%,其中物流行业企业仅有3.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综上,全省物流企业以单位数1/5的占比,占了1/2强的资产,收获了占比1/3强的营业收入和占比1/6的营业利润。据此分析可以看出,物流行业企业重资产运营,资产回收期长,获利较少,主要发挥着为其他企业的服务功能。
二、物流行业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较强,资产收益率低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
第四次经济普查全省共有377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总资产收益率为1.7%。其中物流行业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仅0.9%,总资产收益率0.5%,从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来看,物流行业企业低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2.7个和1.2个百分点,其资产报偿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流行业对国民经济起到基础性作用,发挥辅助和配套功能,不直接取得或者只取得较少的营业收入。
表三:四经普规模以上服务业及物流行业资产收益率计算表(亿元)
由上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指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9%,其中物流行业企业为46.3%,平均资产负债率低于所属行业水平5.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指标反映出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警示经营活动的水平和偿债能力水平的高低,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属于合理风险水平,按照这一标准,目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物流行业企业均在风险合理区间。单从资产负债率指标数值来看,物流行业企业债务清偿能力稍强一些。
三、物流行业企业贡献了众多的社会就业,劳动报酬低于服务业行业平均水平
在用工人数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物流行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373人,是服务业行业平均用工人数210人的1.8倍。从总量来看,物流企业以19%的企业数量占比创造了34%的就业岗位。
表四:规模以上服务业及物流行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职工薪酬及社会保险情况表(亿元)
在用工及职工薪酬增长上,物流行业企业平均用工增长、平均职工薪酬增长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项目增长均低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平均用工人数增长8.8%,平均职工薪酬增长15.8%,其中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平均增长19.0%。物流行业企业平均用工增长6.3%,平均职工薪酬增长15.3%,用工人数和职工薪酬分别低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5个、0.5个百分点,其中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项目平均增长4.5%,特别是本该属于职工福利的社会保险项目,低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企业14.5个百分点。资料显示仅有航空、邮政、多式联运和代理业职工保险增长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物流行业企业平均的生产效率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持平
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48.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3.7万元/人。物流行业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比上年提高5万元/人。其中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劳动生产率高,航空、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表五:规模以上服务业、物流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表(万元/人)
五、物流行业企业三项费用增长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财务费用显示企业投融资使用资金成本高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三项费用总额平均增长8.7%,其中物流行业企业平均增长4.2%,低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运输业、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业、邮政业三项费用增长较快超过14%以上。
表六:规上服务业及物流行业企业三项费用总额及增速计算表(亿元)
物流行业企业三项费用合计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比重为29%,所占行业比重较大影响较为突出。从内部构成来说,物流行业企业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费用占比分别为52%、42%和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三项费用占比分别为21.9%、51.9%和26.2%,物流行业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占比过大而销售费用支出占比很小,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与行业平均水平偏离较多。同时物流行业企业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费用平均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9.2%、23.4%、6.5%,财务费用比重过大从侧面说明物流行业企业投融资使用借款资金数量大,资金使用成本较高,销售费用支出占比很小显示企业对营销重视不够。
六、物流行业企业税费贡献高于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
731家物流行业企业,户均税收贡献、行政事业性收费796万元,整体税费合计占所属服务业行业的34.8%。户均税费超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52万元。在所负担的税费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税费同比增长9.8%。物流行业企业平均税费增长13.5%,增速高于所属服务业行业企业3.7个百分点。每万元收入中,物流行业企业税费442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37元,每万元收益税费贡献高出5元。
表七:规模以上服务业及物流行业企业负担税费、增速及税费构成计算表(亿元)
经普年份综合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增长较快的有:邮政业税费增长51.2%,铁路运输业税费增长27.9%,航空运输业税费增长10.3%。也有部分税费项目同比减少:物流行业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减少38.4%,航空、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应交增值税同比减少较多。
物流行业企业税费构成中,铁路运输业占比最大为47.5%,公路运输、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占比分别为20.8%、19.8%,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邮政业分别占比4.6%、3.5%、3.3%。
七、综上所述,物流行业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蓄势待发
物流行业企业重资产运营,获利较少,资产回收期长,资产回报率、资产负债率低于所属服务业行业平均水平,用工人数及工资报酬增长低于所属行业平均水平,物流行业吸纳了较多的人员就业。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费用部分行业税费增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财务费用支出占比大。物流行业企业劳动率生产水平与服务业平均水平持平,成本费用利润率远远低于服务业平均水平。物流行业整体处于一个发展空间巨大,但现状较为初级的基础发展阶段,整体滞后于其他服务行业企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行业企业处于增长较快速的发展时期,为企业发展积蓄了力量。物流行业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定位准确,提升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在增强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留住和吸引人才、重视企业知识产权、软件使用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注重品牌力量,优化布局方面发力,谋划长远发展。
物流行业联通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其纽带和桥梁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物流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流动效能。市场不断延伸的需求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物流行业应被全方位关注、规划和投入。全省应优化大流通组织布局,找准区域发展定位,从打通最后一公里物流和服务切入,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邮政业、包装服务业着手,在持续做好传统业态基础上,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电商、快递等新业态,有效促进消费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开启新的服务范围,优化拓展供应链系统布局,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无缝对接物流运行各环节,提升流通体系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提高流通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