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夏粮喜获丰收 畜牧业形势好转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统计数据>统计信息 > 全省

夏粮喜获丰收 畜牧业形势好转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8-18 08:00
字号:
打印

  我省农业“3+X”工程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扶贫项目效能显现,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省农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夏粮主产区降雨时空分布均匀,夏收粮油喜获丰收,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平稳增长,畜牧业养殖持续回暖,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68.97亿元,实现由负转正,增长1.4%,比1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

  一、夏收粮油喜获丰收

  全省夏收粮油面积稳定,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夏收粮食播种面积1655.48万亩,下降0.1%,其中小麦播种播种面积1446.29万亩,下降0.2%,油菜籽播种面积260.23万亩,增长0.5%,其中优生主产区的陕南播种面积为202.45万亩,增长1.2%,粮油播种面积的稳定为粮油丰产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小麦产量构成的基本要素看,呈现“两增一平”态势,亩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基本持平,其中亩穗数增加尤为明显,全省小麦平均亩穗数29.83万,较上年增2.21万穗,增长7.4%。从区域看,渭北旱塬增幅较大,其次是关中灌区,陕南地区为持平略增。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省2020年夏粮产量453.49万吨,增长7.9%,亩产274公斤,增长8.0%,其中:小麦产量413.25万吨,增长8.2%,亩产286公斤,增长8.4%。全省夏粮大幅度恢复性增长,夏粮和小麦总产均为近五年第一、近十年第三,夏粮、小麦单产历史新高。

  油菜籽主产区陕南,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前期的冻害持续时间短、强度小,对油菜籽生产影响较小,主要是受去年强秋淋天气影响,油菜籽亩株数略少于去年。关中及渭北地区油菜籽产量恢复性大幅度增长,但是其在全省占比较小,对油菜籽产量拉动效能较小。油菜籽产量37.12万吨,增长1.2%

  二、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发展

  (一)上半年我省以设施蔬菜和瓜果为主,果蔬生产受气候及疫情影响不大,同时扶贫开发项目及“3+X”工程实施,推动蔬果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438.44万亩,增长3.1%,产量788.31万吨,增长3.8%;瓜果播种面积79.42万亩,增长4.9%,产量91.64万吨,增长3.1%

  (二)中草药材加速发展。我省以秦岭为代表的山地森林覆盖率高,为中药材等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天然条件。我省中草药材主要集中在陕南,以林下或者坡地种植为主,作为三年的扶贫开发主推项目,形成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品牌效应显著的种植企业或基地,中草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因为我省多年生中草药材较多,随着中草药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的成效显现,中草药疗效的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国外市场,市场需求将明显扩大,受市场因素引导,引领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上半年全省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48.11万亩,增长6.3%,中草药材产量24.32万吨,增长5.3%

  (三)疫情防控和果园管理两手抓,园林水果生产形势良好。由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农户不能外出务工,更多地投入果园管理,广大农户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适时开展果园修剪、土肥水管理、清园、新栽果树、病虫害防治、防御冻害等关键技术工作。果业主产区有序开展清园、修剪和早春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前期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去年的强秋淋天气,为果树生长发育、开花、座果提供了充足的底墒,春季冻害主要发生在北部的苹果主产区,且经过有效的防治,对果业生产影响程度较小。果业监测数据显示,园林水果亩均直接生产投入略降,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滞留在家,尤其青壮年劳力比较多,因此雇工费用减少。二季度园林水果产量51.85万吨,增长2.8%,其中:桃产量25.16万吨,增长5.7%,樱桃产量14.28万吨,增长0.6%。今年以来,茶叶主产区温度明显偏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早茶生长发育,全省茶园面积223.46万亩,茶叶产量6.73万吨,分别增长8.9%6.5%

  三、生猪养殖承压前行,产能逐步恢复

  受非洲猪瘟疫和生猪生产周期的影响,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大幅下降。随着政府采取补贴、取消限养等激励措施,对生猪养殖起到的积极作用显现,生猪养殖正在逐步恢复,畜牧业生产形势向好。

  (一)生猪产能恢复,畜禽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生猪产能恢复,畜禽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增长,牛、羊、禽存栏由负转正,主要畜禽出栏降幅收窄。随着政府补贴、取消限养等激励措施,生猪养殖正在逐步恢复。上半年,全省生猪存栏844.3万头,增长0.7%,能繁母猪存栏87.9万头,增长18.0%,生猪出栏、猪肉产量分别为452.2万头、35.4万吨,分别下降18.8%15.6%,降幅比1季度收窄2个百分点以上;牛存栏151.3万头,增长0.9%,牛出栏、牛肉产量分别为25.3万头、3.7万吨,分别下降0.5%1.0%,降幅均比一季度收窄7个百分点以上;羊存栏908.9万只,增长5.6%,羊出栏和羊肉产量分别为304.5万只、4.80万吨,分别下降1.5%1.4%,降幅均比一季度收窄7个百分点以上;家禽存栏7318.3万只,增长0.8%,家禽出栏、禽肉产量、禽蛋产量分别为2060.3万只、3.5万吨、28.6万吨,分别下降7.7%4.2%2.0%,降幅比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收窄。生牛奶产量58.3万吨,增长1.6%

  (二)畜禽产品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历史高位震荡。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价格监测数据显示,生猪价格高位小幅震荡运行,相对于疫情暴发前的一、二月份有所回落。截至624日,生猪在连续12周下降后又出现连续4周上涨,全省活猪平均价格32.2/公斤,同比增长93.6%,猪肉平均价格49.4/公斤,增长88.1%。仔猪平均价格127.4/公斤,增长138.2%。牛肉、羊肉、禽肉高位震荡运行,截至624日,去骨牛肉平均价格76.8/公斤,增长20.9%;带骨山羊肉价格76.9/公斤,增长14.2%。活鸡平均价格23.0/公斤,增长11.7%;白条鸡平均价格21.0/公斤,增长9.9%。鸡蛋价格大幅回落,鸡蛋平均价格7.2/公斤,下降23.5%

  (三)饲料价格上涨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24日,企业饲料用玉米平均进厂价格2.2/公斤,同比增长7.9%;豆粕平均进厂价格3.3/公斤,下降0.9%;小麦麸皮平均进厂价格1.8/公斤,增长9.3%。生猪养殖育肥配合饲料价格3.3/公斤,增长4.8%,按农贸市场监测口径,猪粮比价14.921,生猪养殖在高盈利空间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