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西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统计数据>统计信息 > 全省

陕西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7-22 08:00
字号:
打印

  为了解《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37号)落实情况以及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和突出问题,按照国家统计局在内蒙古、吉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和宁夏等七个省(市、区)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情况调研的要求,我省分别选取西安、延安和安康市12()(未央、雁塔、周至、宝塔、安塞、黄陵、延长、甘泉、汉阴、白河、石泉、宁陕)24所托幼机构和540位家长,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访问、问卷调研或网络填报等方式进行调查,具有广泛代表性。

 

  一、机构供给现状

 

  (一)调查机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机构西安市9个,延安市9个,安康6个,其中公办9个(公办幼儿园托班6个、单位办托育机构2个、公益性儿童活动中心1个),民办15个(民办幼儿园托班7个、社会上的早教或托幼机构8个),没有抽查到社区办托育机构。

 

  从人员配备及工资、收费标准看,配备从业人员数量在30人以下的机构20个,占到83.3%,按人员类别配备齐全的占45.8%,其余机构均存在配备不到位现象;近六成托幼机构人员月平均薪酬和机构月均收费标准在3000-5000元(含5000)左右,3000元及以下占37.5%

 

  (二)调查机构运营和服务状况

 

  1、近八成机构现有服务承载能力在10-100人,超过九成服务方式为工作日全日托管。

 

  调查显示,现有条件下每天可同时提供服务的婴幼儿数量在10-30人的占29.2%30-50人占12.5%50-100人的占37.5%100以上或10人以下的机构较少。工作日全日托管的机构占91.7%;半日托管的占45.8%;双休日及节假日托管的占12.5%;计时托管的占29.2%

 

  2、七成以上机构都能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活动及膳食营养、生长发育指导,开展入户指导和预防接种的机构较少。

 

  调查显示,24家机构中,开展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的机构占95.8%;开展膳食营养、疾病防控和生长发育指导分别占87.5%75%70.8%;开展入户指导、预防接种的仅占37.5%25%

 

  3、招收1岁以上婴幼儿入托的机构比例较高,八成以上机构每天都能提供8-10小时的照护服务。

 

  调查显示,机构接纳婴幼儿年龄段在0-6个月占20.8%6-12个月占37.5%12-18个月占50%18-24个月占58.3%24-36个月全额接收;0-3岁均招收的托幼机构占16.7%1-3岁均招收的占12.5%。最长服务时长8-9个小时或10个小时的机构各占41.7%6个小时和11-12个小时的机构各占8.3%

 

  4、七成以上机构运营状况良好,卫生保健措施到位、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调查显示,运营状况较好比例达70.9%,其中非常好的机构占29.2%;比较好占41.7%;运营状况一般的机构占16.7%;比较差的占12.5%

 

  卫生保健措施方面,100%机构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如婴幼儿入托健康检查,每日健康检查观察,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等);87.5%机构婴幼儿饮食卫生安全规范;83.3%机构接受社区指导开展相关婴幼儿卫生保健服务(如预防接种、建立在园婴幼儿健康档案等)、婴幼儿营养配餐规范;75%的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措施齐全。

 

  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方面,95.8%机构安全保障措施齐全、在有关部门登记、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并取得相应服务的经营许可;91.7%机构受过婴幼儿保育相关培训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87.5%机构与婴幼儿监护人签订托幼服务协议,并建立定期的监护人联络制度;83.3%的机构建立收托婴幼儿信息管理制度,及时采集、更新,定期向备案部门报送;79.2%的机构负责人有从事儿童保育教育、卫生健康等相关管理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66.7%的机构保育人员与幼教人员具有婴幼儿照护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保健人员经过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合格;50%的机构保安人员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保安员证》,并由获得公安机关《保安服务许可证》的保安公司派驻。

 

  (三)机构开展托育服务的优势

 

  调查显示,24个调查机构中,有7个机构认为开展托育服务的优势是收费合理,排在第一位的,有5个机构认为开展托育服务的优势是安全卫生,排在第二位;有4个机构认为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最重要,排第三位;认为课程内容及环境与硬件设施最重要的机构分别有2家,各占8.3%

 

  二、家庭需求现状

 

  (一)调查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家长问卷540份,城镇占91.7%18-35岁的家长占76.5%36-55岁占23.3%63.7%的家长为大专以上学历,高中阶段学历占24.1%;初中及以下仅占12.2%。其中就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占38.9%;个体工商户或自由职业者占21.7%;企业员工占17.6%;农民、下岗/待业/失业人员各占10%左右。

 

  从家庭孩子数量分布看,1个孩子的家庭有313个,占58.0%;有2-3个孩子的家长共计227个,占42.1%,其中2孩家庭218个,占40.4%3孩家庭9个,占1.7%

 

  (二)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

 

  1、婴幼儿照护主体依然是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雇保姆、钟点工或入托专业机构比例较少。

 

  按一、二、三孩年龄分别统计,对于0-1岁、1-2岁和2-3岁孩子,工作日选择自己或爱人带的分别占52.0%44.4%24.5%;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占45.8%48.1%57.5%;保姆或钟点工带仅占2.2%2.5%3.0%。对于1-2岁和2-3岁孩子选择其他亲戚帮着带占3.7%4.0%;入托专业机构占0.6%9.0%

 

  2、入托专业机构婴幼儿大多数为2-3岁孩子在工作日全托,原因主要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或家里无人照看。

 

  调查显示,在540名被访家长中,选择专业托幼机构仅有19位,占3.5%,从年龄分布看,选择专业机构照护的绝大多数为2-3岁孩子,其中入托社会上民办的早教或托幼机构占50%;入公办幼儿园托班的占33.3%;入民办幼儿园托班的占16.7%1-2岁孩子有1个在社会上民办早教或托育机构,0-1岁孩子的家庭没有选择托育机构。工作日全托的占89.5%;双休日及节假日托管、计时托管各占5.3%

 

  需要入托的原因按重要性依次归结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占47.4%;家里无人照看的占26.3%;让孩子有玩伴占15.8%,减轻自己和家人照料孩子负担占10.2%

 

  3、六成家长兼顾工作和照护孩子,家庭每月花费在2000元以上,负担相对较重,近四成家长没有享受生育福利政策。

 

  调查显示,38.3%家庭平均每月用于育儿的全部费用在2000元及以下;费用在2000-4000元的家庭占47.1%;费用在4000-6000元的家庭占13.1%;费用在6000元及以上的家庭占1.5%

 

  61.3%家长兼顾工作和照护孩子;34.1%家长因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成为全职妈妈;4.6%家长一直没有工作;其中32.6%家长完全享受过工作单位生育福利,如产假、哺乳假、报销等福利政策;27.4%家长的部分享受相关政策;38.9%的家长没有享受过政策。

 

  (三)家庭对托幼机构的需求意愿

 

  1、六成婴幼儿未入托原因为机构数量少、费用高或不放心质量。

 

  调查显示,在488个未入托婴幼儿家庭中,因为有父母等家人带、没必要入托的占38.9%,因为机构数量少、很难找占27.2%;认为费用高无力承担的占20.5%;不放心机构质量占8.2%

 

  2、三成以上婴幼儿家长入托需求意向强烈,孩子大多分布在2-3岁左右年龄段,但与现实相比仍有较大缺口。

 

  调查显示,认为有需要或非常需要占34.8%;认为可有可无占34.4%;不需要的家长占30.7%

 

  分年龄段看,对于0-1岁、1-2岁和2-3岁孩子,希望白天自己或爱人带孩子比例高于实际比例15.214.613.8个百分点;希望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孩子低于实际比例19.917.726.4个百分点;对于1-2岁和2-3岁孩子,希望入托专业机构照护的占9.9%25.5%,比实际高出9.316个百份点,可见家长需求意愿与现实有很大差距。

 

 

  (四)家庭选择托幼机构考虑的主要因素

 

  1、育儿家庭最关注五大方面,家庭选择托幼机构主要考虑三大因素

 

  调查显示,平时在养育0-3岁孩子时,90.9%的家庭比较关注身体健康。排在首位;70%的家庭关注习惯养成、性格培养,排第二位;53.5%的家庭关注语言能力、智力开发,排在第三位。51.58%的家长表示选择托幼机构第一重要因素是收费;30.65%家长表示第二重要因素是教育理念,17.76%的家长表示第三重要因素是安全与卫生保健。

 

  2、同等条件下,八成家庭更愿意选择位于社区内或单位附近、人员配备相对齐全、工作日全托的公办幼儿园托班。

 

  调查显示,77.4%的家长首选早教服务机构为公办幼儿园托班,9.8%家长首选民办幼儿园托班;87.6%家长希望托幼机构位于居住社区内(附近);10.7%家长希望托育机位于所在单位内(附近);61.3%家长希望托幼机构工作日全日托;20.4%家长希望工作日半日托管;11.5%家长希望计时托管。

 

  从托幼机构配备人员看,85.2%家长希望托幼机构配备合格资质管理人员;77.8%家长希望托幼机构配备卫生保健医护人员;75.4%的家长希望托幼机构配备幼教人员;69.8%的家长希望托幼机构配备营养师;41.7%家长希望托幼机构配备育婴师;38.3%家长希望托幼机构配备保安员。

 

  (五)家庭对婴幼儿照护的政策需求

 

  一是在政策落实上,63.7%家长希望政府首先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19.8%希望落实用人单位产假政策;20.7%家长希望加强对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15.9%家长希望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

 

  二是在社区服务形式上,63.1%家长希望政府依托社区针对3岁以下孩子提供玩具图书;39.8%家长希望开展社区亲子游戏体验活动;16.7%家长希望提供三岁以下育儿知识或能力培训;12.6%家长希望提供游戏场地和游戏器械。

 

  三、存在问题

 

  (一)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截至2019年底,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有124.4万人,省卫健委资料显示,2020年,全省参加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的机构数仅有180家左右,可提供托位数15000个左右,公办机构仅占12.64%,非盈利机构占35.63%,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且各地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西安、安康、延安均没有调查到社区办托幼机构,公办机构偏少,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婴幼儿托管机构。

 

  调查显示,2017年以来西安市累计出生人口36.7万人,目前申报取得试点资格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有48家(4家公办机构,44家民办机构,部分机构筹建中),可提供托位数4000个左右,平均每个机构可以托管80余名婴幼儿,近4成机构提供的托位数超过100个,其中79.2%为盈利机构。延安市有3岁以下婴幼儿约7万人,2020年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机构有12家,公办7家,民办5家,仅能提供900个托位,且各县区分布不均衡,安塞区6家,甘泉县2家,延长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各1家,现8家可招3岁以下婴幼儿,其余还在筹建阶段。安康市共有12家托幼机构,其中在建6家,5家具有招收条件,1家在原有基础上下沿0-3岁幼儿托管,12家机构中1家公办,11家民办。调查中,50.4%的家长认为当地婴幼儿照护服务存在不足首先是机构供需缺口大、入托难;32.6%的家长认为照护费用高昂。

 

  (二)机构照护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有待提质增效,完善运营。

 

  调查显示,24所机构中只有2所机构服务处于满员状态,其余均存在入托幼儿数量不足现象,超过40%的调查机构入托人数不到其承载量的50%,处于非饱和状态,其中,7个机构提供服务幼儿数量不足其承载能力30%3个机构实际服务数量为其承载力的30%-50%之间,10个机构提供服务婴幼儿数量占其承载力的50%-80%4个机构提供服务在其承载力的80%-100%之间。

 

 

  调查中18.9%的家长认为缺乏照护服务相关政策及监管;11.7%的家长认为照护机构质量不高。

 

  (三)照护机构发展,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亟待完善。

 

  调查显示,66.7%的机构认为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政府应完善机构的空间建设和设施布局;70.8%的机构认为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75%的机构认为专业化保教人员引进力度需加大;87.5%的机构认为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62.5%的机构认为服务类型和层次有待提高。

 

  (四)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普及、家长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偏低,社区、街道、医院等婴幼儿照护服务覆盖不足。

 

  调查显示,63.7%的家长希望政府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39.8%的家长获取育儿知识和方法主要途径是向长辈、朋友等咨询;参考育儿书籍的家长占28.7%68.9%受访者没有接受过当地社区或医院等机构提供的婴幼儿照护指导服务;40%家长所在的社区、街道附近没有提供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表示幼儿园、社会力量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或亲子服务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的“三优”(优孕、优生、优育)服务的家长仅有10%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