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201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统计数据>统计信息 > 全省

201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3-03 16:21
字号:
打印

投资增速企稳回升 关键领域持续向好

 

  2019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投资增速连续回落的不利形势,省政府及时出台《陕西省稳投资工作行动方案》,围绕用好用实政府投资、力促重大项目进度等十大举措多点发力,有力对冲下行压力,投资增速企稳回升。201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2位。工业投资、民间投资等关键领域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2018年以来全省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一、增速企稳,主要指标趋于好转

 

  (一)三次产业投资增速两升一降,工业投资创近年新高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4%,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5.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2个百分点,达到2014年以来年度最好水平。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9.6%,增速加快16.8个百分点。

 

  (二)国有投资降幅收窄,民间投资增速提高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同比下降1.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8.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6%,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三)三大领域投资趋势向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最快

 

  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4%,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四)关中投资低位回升,陕北投资增长最快

 

  分区域看,关中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陕南地区增长2.1%,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陕北地区增长8.9%,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

 

  11个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4负,其中榆林同比增长14.3%,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铜川、宝鸡、安康、杨凌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6%5.3%9.8%12.9%;西安、延安低位增长,分别增长1.5%0.1%;咸阳、渭南、汉中、商洛同比分别下降1.2%3.3%2.6%1%

 

  二、结构趋优,投资质量不断提升

 

  (一)能源化工投资提速,优质产能加速释放

 

  能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9%,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增长4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2.6%,电力生产投资增长13.4%。园子沟煤矿、曹家滩煤矿等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建设,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国华锦界煤电一体化项目三期工程、庙沟门电厂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化工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2%,延长石油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一阶段工程等项目带动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迈进。

 

  ()制造业投资提质增效,新支柱产业加快形成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16.4%,较上年提高0.9百分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益完善。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9%,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陕西秦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吉利年产10万辆整车项目、比亚迪年产30万辆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扩建等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华羿微电子等项目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3.3%;以中兴通讯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比亚迪高端手机配套生产等项目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5.8%;以奕斯伟硅产业基地等项目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7.6%

 

  三是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以西安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宝鸡高档智能数控机床产业化等项目为代表的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8%;以德迫年产200万台工业机器人项目、秦川机床18万套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术改造等项目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业投资增长1.5倍。

 

  四是节能环保产业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西安中兴深蓝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等项目为代表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0.6%;以洛南环亚源年处理20万吨含铜废料及技术研发项目、关中固体废物处置利用中心等项目为代表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投资增长75.3%

 

  五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由负转正。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较前三季度大幅提高20.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6个月负增长的局面。其中占比最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4%

 

  (三)民间投资平稳增长,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46.8%,较上年提高1.5百分点。

 

  一是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稳健。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2%,其中以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民间投资增长30.2%,泾港沣装配式预制构件及高性能特种环保建材、陕西天成新型保温材料生产线等项目进展顺利;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民间投资增长46.5%,伟星塑料管加工生产厂房建设二期、日丰建材生产基地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食品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3.1%,金沙河面业粮食加工仓储及包装饮用水生产、伊利年产29万吨液态奶乳制品绿色生产及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等一批产业转移类项目落地开工;家具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2倍,西北家具工业园四期、扶风县定制家具及智能家居生产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75.5%,汉中玉文化产业一期、安康睿峰年产50万件毛绒玩具等项目带动全省文创产业发展。

 

  二是服务业领域民间投资表现亮眼。商业综合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倍;旅游酒店、特色民宿不断兴起,带动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2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11.9%,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助力全省全域旅游发展。

 

  (四)交通运输行业补短板力度加大

 

  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0.6%,西安市地铁8号线、14号线、2号线二期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旬邑至凤翔、延长至黄龙、合阳至铜川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进展加快。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7.9%,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联络通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三指廊航站楼等项目建成。米字型高铁网加快形成,西安至延安高铁先期段开工建设,银川至西安高铁主体基本完工,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三、稳增长基础仍需夯实

 

  在中省各项稳投资举措的带动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企稳回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2位,稳增长基础仍待进一步夯实。

 

  (一)基础设施投资仍待破局

 

  基础设施投资负增长的局面仍待打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4.8%,增速提高12.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增长4.5%,增速保持平稳;而占基础设施投资54.3%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2.4%,降幅扩大2个百分点;以通信和互联网服务为主的信息传输业投资同比下降10.1%,增速回落19.9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一批重大交通、电力等中央预算内项目落地开工。在政府规范举债和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下,地方主导的市政设施、城乡市容、游览景区等公共服务行业投资未有明显改观。此外,电信、铁路、航空等行业民间投资占比不足10%,市场化程度不高。

 

  (二)项目资金来源有待扩容

 

  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3%,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高的自筹及其他资金增长2.2%,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国家预算资金同比下降1.6%,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下降4.4%,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投资项目国内贷款下降21.8%,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还需加强。

 

  (三)科技、民生领域投资亟需加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13.7%,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14.5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下降6.1%,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在西安高新一中新校区、泾河新城泾河中学等一批新建学校的带动下,教育业投资增长0.4%,结束了连续11个月负增长的局面,但增速仍处低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