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效益小幅回升 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上半年,全省工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面对经济运行压力,及时出台“一保一扩三补”和一系列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全省工业运行出现稳中有进的积极变化。
一、工业效益小幅回升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1375.8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位居全国第16位,排名比一季度上升10个位次;实现利润总额1059.9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0位,排名比一季度上升2个位次;亏损面为17.79%,比上年同期降低0.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降低4.04个百分点。
图1:各月累计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一)能源工业收入增速提高
从能源工业看,上半年,全省能源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740.6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收入1215.3亿元,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营业收入742.2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16.2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766.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从非能源工业看,上半年,全省非能源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635.2亿元,同比增长4.9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3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29.2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1.1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196.9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23.7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6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二)利润总额降幅收窄
从能源工业看,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90.8亿元,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345.7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162.6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4.9亿元,同比下降47.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7.6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6个百分点。
从非能源工业看,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69.1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同比下降35.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12.7亿元,同比下降46.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亿元,同比下降46.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
从行业大类看,上半年,全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实现盈利,占比95%,1个行业亏损,1个行业盈亏平衡。38个盈利行业中,1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20个行业同比下降,4个行业利润与上年同期持平。利润同比增长较快的主要行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4.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行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7.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35.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9.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8%。
(三)企业盈利能力势头良好
从行业盈利能力看,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9.32%,比一季度提高0.81个百分点。7个行业利润率超过1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28.45%,是利润率最高的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率21.91%,排名第二;其他制造业利润率13.7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率12.4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率10.98%;仪器仪表制造业利润率10.27%;医药制造业利润率10.08%。上半年,全省规上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79.80元,同比增加1.37元,比一季度减少0.5元。
图2:各月累计利润率与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
(四)分经济类型看利润贡献
从经济类型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44.6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42.1亿元,同比下降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4.4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42.4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69.9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9亿元,同比下降14.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9.5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5.4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
图3:2019年1-6月份分经济类型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
二、多项政策红利陆续显效
(一)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
企业税负有所减少。随着中央及陕西省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深入推进,企业税费负担有所减轻。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税负同比下降4%。
财务费用持续下降。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四项费用合计同比增长3%,比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0.9%,保持了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
(二)小微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随着中央和陕西一系列关于提高小微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的落地实施,降低了创业创新成本,增强了小微企业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了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生力军的作用。截止6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5807家,占比87.5%;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高于全省增速11.7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增速4.1个百分点。
三、部分重点行业利润下降值得关注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9.9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345.7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下拉全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速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4.9亿元,同比下降47.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5个百分点,下拉利润总额增速2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同比下降35.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1个百分点,下拉利润总额增速1.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5.2亿元,同比下降25.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4.3个百分点,下拉利润总额增速1.3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9.8亿元,同比下降10.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0.4个百分点,下拉利润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
四、对工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上半年,一方面受榆林“1.12”矿难影响,全省诸多煤矿停产进行安全整顿,能源作为我省工业中的支柱,其影响随后逐显现;另一方面,受秦岭环境整治的影响,部分企业停产限产。能源下行,环保趋严,是我省上半年效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后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业稳增长决策部署,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一)抓好煤矿复工复产,稳住能源基本盘
今年以来,受煤矿安全事故的影响,能源工业持续下行。前期煤矿复工进展缓慢,产量缺口后期弥补任务艰巨。下半年,要按照长短期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短期提高煤矿复工复产工作进度,确保安全生产达标合格企业满负荷生产,全力以赴促进能源工业稳增长,同时要稳住能源产品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对能源工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要加大产能挖潜力度,提高优质产能核准释放,加大相关产业投入力度,完善产业链。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企业发展沃土
当前,陕西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顺势而为,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和对接企业落户陕西。继续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聚焦企业和群众创业的痛点难点,充分调动企业和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注意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努力营造良好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营商环境。
(三)积极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培育新动能
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将提高运行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增加绿色含量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要引导和帮助传统支柱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及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动能,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链提升和价值链升级。
上半年工业增速虽小幅回升,但我省工业整体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后期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工业稳增长任务仍然艰巨。下半年,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实施效果的集中体现以及工业投资的提高推进,能源工业优质产能的逐步释放,非能源工业各项措施贯彻落实,预计后期工业经济将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