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统计数据>统计信息 > 全省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7-29 09:41
字号:
打印

投资增速连续回落 稳增长压力加大

 

  今年以来,全省投资增速连续回落,稳投资任务艰巨;投资结构加速调整,回落中仍显亮点。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较1-5月回落1.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6.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排名从一季度的第10位后退至第22位。

 

20181-6月以来全省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一)二产投资增速提高,三产投资增速回落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降幅较1-5月收窄0.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7%,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5.6%,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8%,增速回落6.8个百分点。

 

  (二)国有投资降幅收窄,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同比下降3%,已连续四个月负增长,降幅较1-5月收窄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9.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1%,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3个百分点。

 

  (三)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最快

 

  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较1-5月回落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1%,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1%,增速大幅回落10.3个百分点。

 

  (四)关中投资低位回升,陕南陕北投资增速回落

 

  分区域看,关中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较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陕南地区投资增长3.4%,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陕北地区投资增长5.7%,增速回落4.9个百分点。11个市(区)投资增速65降,其中西安、汉中、榆林3市回落较快,增速分别较1-5月回落4.75.69.1个百分点;渭南、商洛2市投资负增长。

 

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二、投资结构加速调整

 

  (一)制造业投资结构分化,先进制造业投资领先

 

  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下,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虽有所回落,仍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个百分点。制造业内部结构分化明显,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转型升级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传统制造业投资减少。

 

  一是先进制造业领域投资领先。以宝能、吉利、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7%,以奕斯伟硅产业、半导体器件等项目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7%,以爱生无人机产业化等项目为代表的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5.4%,以必康中药材战略储备库等项目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3.6%

 

  二是原材料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以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3.7%,以钢铁产能置换转型升级为代表的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75.5%1.9倍,以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分别增长37.5%22.3%

 

  三是消费品制造、电子等相关行业投资减少。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造纸、纺织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1.1%15.7%25.8%43.6%;受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一期、华羿新型电力电子产业化及其他集成电路等大项目竣工影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下降21.5%

 

  (二)民间投资比重提升,转型升级加快

 

  今年以来,鼓励支持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11%。虽然受近期市场波动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仍高于全国5.3个百分点。

 

  一是民间投资比重提升。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6.8%,较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抵消了国有投资下降的影响,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是工业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较1-5月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民间投资增长44.6%,增速提高26.2个百分点,随着环保改造和综合治理加快,煤矿相继复工复产,带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民间投资增长64%。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8%,其中煤化工、建材、家具、汽车等行业增长较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民间投资下降3.9%

 

  三是消费升级领域民间投资增长较快。以商业综合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为代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1.1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3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7.1%

 

  三、影响投资增速回落的因素

 

  (一)当期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速回落

 

  一季度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续回落,上半年同比增长11.1%,增速较1-5月大幅回落10.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21%,影响全省投资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

 

  一是土地购置费增速大幅回落。土地购置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21.1%,增速较1-5月大幅回落11个百分点。二是新入库项目减少。6月当月新入库房地产项目69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个,其中西安市减少22个,减少数量较多,项目接续乏力。三是在建项目投资减少。6月当月有投资进度的房地产项目104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279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93个,减少28个。下半年,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紧缩,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数逐月抬高,前期的高增速或将难以维持。

 

20181-6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二)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不足

 

  基础设施投资自2018年起结束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1%,降幅较1-5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全省投资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32.9%,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

 

2013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分行业看,占比最高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增长4.8%,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24.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15.7%,降幅扩大6.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4%,增速回落21.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中,国有控股投资占比高达83.4%,民间投资占比不足两成,市场化程度整体不高。特别是在铁路、电信、航空、水利等领域民间资本参与度不高。在PPP项目规范整顿、地方融资平台持续收紧、政府预算管理不断加强以及政府投资条例出台的预期影响下,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多种制约。

 

  基础设施在建项目6146个,比上年减少229个,连霍线西安至宝鸡高速、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山阳至柞水高速公路、凉泉至苟家岭项目等一批十亿元以上大项目竣工,西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兴汉新区、幸福林带、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等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进入尾声,若无大项目补充,后期形势不容乐观。

 

  (三)项目建设接续不足

 

  全省在建项目1.7万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775个,同比增长9.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0.2%;竣工投产项目5404个,增速高达97.9%。新开工速度低于投产速度,项目建设接续不足。今年计划新开工的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地铁8号线以及14号线项目、西安高新区比亚迪智能终端产业园、宝鸡悬挂式新能源空中列车西北制造基地、榆横40万吨煤制芳烃烯烃及配套煤矿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尚未正式开工。

 

  当月“零进度”项目增多。全省1004个项目今年以来投资为零,4639个项目6月当月投资为零,两者合计占全部在库项目三成比重。西湾煤炭资源利用一期、华能段寨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一期、大唐府谷能源化工项目等百亿元项目今年无进度,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阳平关至安康增建二线等大项目本月无进度。

 

  (四)社会领域投资负增长

 

  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同比下降1.5%,已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32.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业投资同比下降0.8%,医疗卫生业投资下降18.9%。文化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2.6个百分点。

 

  四、几点建议

 

  当前我省投资面临连续下行压力,基础设施、房地产等传统动能相继弱化,亟需新动能快速成长、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双引擎”,保证投资平稳健康增长。

 

  一是全力落实省政府关于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做好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重大技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推进,为投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除了加快推进传统的“铁公基”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外,将5G、工业互联网、信息科技等新型基建作为投资发力点,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要积极用好“专项债可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的政策,提高专项债利用效率,畅通社会资本进入渠道,多渠道保障项目投融资需求。

 

  三是保持制造业投资增速平稳。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加大投资力度。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创板进行融资,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

 

  四是扩大民生社会投入。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增加对医疗、养老、健康、托幼、教育、文化等领域的配套建设及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引导投资投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