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培育新动能,积极推进服务业取得较好成绩。2018年,规上服务业单位数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占比提升,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规上服务业发展特点
(一)单位数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占比提升,营业收入增速位次前移。
截止2018年12月末,我省规上服务业单位数达到3308户,居全国第18位,比2月末前进一位,占全国比重达到2.1%,比2月末提升0.1个百分点;1-12月营业收入3645.8亿元,居全国第14位,比1-2月前进3位,总量占全国的1.9%,比1-2月提升0.2个百分点。
2018年上半年,由于重点行业受到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增速一度放慢,使得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波动较大,进入6月份后,国际市场不利因素影响逐步消除,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回升,持续保持16%以上的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从1-7月开始,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六位。其中,1-10月和1-12月分别增长17.4%和16.6%,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和5.2个百分点,均位居全国第四位,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2018年上半年,由于重点行业影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开低走,由1-2月增长24.1%下降到1-6月增长18.6%,在全国的位次也由第11位下滑至第18位,下半年以来,营业收入增速逐步回升,均保持在20%以上。1-7月增长20.5%,增速前移至全国第15位,1-8月和1-9月分别增长22.5%和21.2%,均保持全国第7位,1-10月增长21%,增速位居全国第五,1—11月和1-12月增速分别为22.5%和21.8%,连续保持全国第三位。
(二)民生及生活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应付职工薪酬稳步增长
2018年1-12月,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等与民生相关行业快速增长,完成营业收入479.84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高出规上服务业3.9个百分点。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15.8%,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个百分点。
2018年1-12月,生活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338.9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同期规上服务业增速高出6.3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生产性服务业6.9个百分点。
2018年1-12月,全省规上服务业应付职工薪酬745.01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1-11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为全年最高点。其中,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137.1亿元,增长15.6%,增速比1-11月提高3.5个百分点。
(三)企业亏损面不断收窄
2018年12月末,全省处于亏损状态的规上服务业企业减少至876户,比1-11月减少64家,亏损面下降至26.5%,比最高时期3月末减少13.5个百分点,为全年最低点。总体来看,2018年,全省规上服务业亏损企业数逐步减少,企业亏损面不断收窄。
二、存在问题
(一)成本费用支出增速偏高营业利润率降低
2018年1-12月,全省规上服务业成本费用支出为3482.13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其中,营业成本2845.75亿元,增长20.1%,高出全国6.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税金及附加23.18亿元,增长11.6%,高出全国9.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销售费用167.19亿元,增长1.4%,低于全国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6位;管理费用325.83亿元,增长14%,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财务费用117.49亿元,增长2.7%,低于全国7.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4位。
2018年,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速下滑严重。1-2月开局增速为20.9%,增速高出全国16.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上半年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最高点为1-6月,增速高达33.3%。下半年以来增速大幅下滑,到1-9月跌破两位数,达到最低点5.1%,此后虽有波动,但增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018年,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率先增后降,1-2月起步较低,只有6.5%,3月份之后逐渐提高,从1-3月到1-8月一直不低于7%,
从1-9月开始下跌,1-12月营业利润率又回到年初的6.5%水平,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省规上服务业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有所下降。
(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
2018年,与规上服务业稳步增长形成反差的是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占比较低。2018年1-12月,陕西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单位数占规上服务业单位数的比重只有2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的25.3%,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陕西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单位数占全国单位数比重为1.7%,比规上服务业比重低0.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国的1.8%,比规上服务业低0.1个百分点。
二是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较低。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始终低于规上服务业。增速差距最小的1-2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规上服务业低1.5个百分点,差距最大的1-10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规上服务业低4.6个百分点。此外,陕西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差距最小的1-11月,陕西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差距最大的1-5月,比全国低8.3个百分点。
(三)现代服务业增速较低
2018年1-12月,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215.46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规上服务业低1个百分点,比传统服务业低1.6个百分点。
(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
2018年1-12月,规上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3306.9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九成,达到90.7%,同比增长16%,增速比规上服务业低0.6个百分点,比生活性服务业低6.9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
三、对策建议
(一)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支出
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速下滑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费用支出增速提高,因此,应当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支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要素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但要防止过快上涨超出我国发展阶段和产业承受力。一要推进金融领域改革,鼓励合规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二要加强土地供给和房地产调控,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丰富土地供给。
(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服务消费
对服务行业的消费需求是拉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性服务意愿转变为有效消费需求,必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能力,扩大服务业有效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要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服务消费。
(三)加快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服务外包、金融、证券、保险、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完善和规范服务业职业资格制度,规范服务业职业资格准入机制、注册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业务水平。全面推行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四)推动各类产业协调发展。产业不同,特点各异,研究制定的发展目标、措施和支持政策也应当不同。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相辅相成的,是在与制造业互动中成长壮大的,因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与制造环节紧密结合,以提高产品与产业竞争力。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成长壮大的路径,则应重点考虑人们的消费特点、趋势等,深入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政策,促进产业规模扩大、供给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