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培育新动能,促进服务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果。1-10月份,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创新高,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发展特点
(一)营业收入增速提高
1-10月,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849.6亿元,同比增长17.4%,创今年以来新高,居全国第四位,比1-9月前进两位。其中,规上服务业中铁路运输业和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10月,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517.09亿元,同比增长20.5%,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249.94亿元,增长20.1%,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此外,专业技术服务业在龙头企业业务增长带动下,营业收入完成335.1亿元,增长30.9%,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个百分点。三大行业合计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6个百分点。
(二)互联网+回暖
一季度,互联网+完成营业收入76.35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完成营业收入10.45亿元,增长32.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65.9亿元,增长20.6%,4月份以后,由于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影响,互联网+增长速度放慢,完成营业收入175.59亿元,增长15.6%,增速比一季度降低6.5个百分点,6月份国际市场不利因素消除之后,互联网+逐步回暖,1-10月营业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完成营业收入307.4亿元,增长20.9%,比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58.8%,比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4%。
(三)企业亏损面创新低
10月末,全省998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企业比1-9月减少68户,企业亏损面为30.7%,创今年以来新低。
二、存在问题
(一)成本费用支出增速提高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服务业企业成本费用增速不断提高。1-10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成本费用支出合计2694.31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比1-9月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成本2183.8亿元,增长21.3%,提高0.7个百分点;税金及附加18.74亿元,增长8.5%,提高2.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134.81亿元,增长7.5%,降低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249.63亿元,增长13.1%,提高1.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107.33亿元,增长5%,降低0.7个百分点。
(二)新增单位数减少,拉动作用减弱
截止10月份,全省月度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9户,比上年同期减少136户,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55户,比上年同期减少69户,月度新增单位数减少。1-10月,79户月度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69亿元,仅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55户新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58亿元,仅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5.8个百分点,新增单位拉动作用大幅减弱。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鼓励民间投入,盘活民间资本。应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繁荣服务业市场;二是对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吸收就业人员多、资源消耗低的新兴服务业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加大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力度,可试行免税或减税政策。三是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构建公平竞争、发展有序的市场次序,打造诚信社会,推动并鼓励服务业企业争创品牌。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要积极推行制造业“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要加快发展文化教育、旅游会展、体育休闲娱乐等潜力大的服务业。陕西是文化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更是旅游大省,要加快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增加产品供给,打造精品产品。要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对于服务业重点项目要加大力度和加快进度,促进早日投产运营,增加居民生产生活供给能力。同时还要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换代,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大企业培育力度
今年以来,规上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新增单位数减少,拉动作用减弱。因此,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掌握新建企业各项指标发展情况,及时挖掘有潜力的企业加大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增加规上服务业单位数,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