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教育供求状况调研报告之二
为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掌握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在陕西抽取西安、渭南、宝鸡、延安、安康5市12区(雁塔、未央、莲湖、灞桥、渭滨、陈仓、金台、汉滨区、宝塔区、临渭区、华州区、韩城市),就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服务需求、均衡程度等情况,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专题调研,共发放家长问卷327份,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被访者基本情况
(一)幼儿家庭情况
本次调查中,访问幼儿父母303人,占92.7%,祖父母20人,占6.1%,其他4人;按学龄前儿童家庭类别分,独生子女家庭298人,占91%;二孩家庭26人,占8%,三个孩子家庭3人,共有学龄前儿童359人。
从家长文化程度看,大学(大专)以上222人,占67.9%,其中研究生27人,占8.3%;中学(中专)及以下105人,占32.1%。
(二)幼儿入园情况
调查显示,327名被访对象中,在园儿童家长285人,占87.2%;未在园幼儿家长42人,其中不到入园年龄的幼儿家长32人,因公办园进不去或民办园收费高未入园的幼儿家长10人。
285名入园幼儿中,在公办园上学者101人,占35.4%;在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上学者65人,占22.8%;在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上学者116人,占40.7%;其他形式3人。
二、入园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状况的评价
(一)学前教育支出基本可以承受,超四成还有额外支出。
调查显示,285名在园幼儿家庭月收入1000-20000元,平均月收入6218元,幼儿在园每月各种费用180-3000元,平均水平为733元,其中保教费用占60%,幼儿在园平均费用占到家庭月均收入的11.8%,对此,54.4%的家长表示完全能够承受,38.6%的家长基本能够承受,合计达93%。但由于不同等次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及家庭月收入不同,家庭负担差异很大,个别幼儿园收费占家庭月收人比例达50-80%,幼儿家庭不堪重负。
285位在园幼儿家长中,122位家长表示除了保教费外有额外支出,占42.8%,各类支出按选中频次由大到小依次为:兴趣班费、教材资料费、班级活动费、特色课程费、赞助费及其他,分别占21%、21%、9.8%、8.8%、3.5%和4.9%。
(二)八成幼儿能就近上学,近半数孩子家园距离在1公里以内
调查显示,288名(含3个家庭2孩入园)入园幼儿中,托班16人、小班89人、中班84人、大班89人,学前班10人,分别占5.6%、30.9%、29.1%、30.9%和3.5%。
285个家庭中,有140个孩子居住地离就读幼儿园距离在1公里以内,占49.1%;有94个孩子家庭距离幼儿园在1-3公里之内,占33.0%;两者合计82.1%。有39和12个孩子家庭距离幼儿园3-5公里和5公里以上,分别占13.7%和4.2%。
(三)八成幼儿所在班级班额合理,七成以上幼儿班级配备了两教一保,家长对保教老师评价高
从班级人数看,79%的幼儿班级人数在35人以下,其中班级人数为15人以下者有5人,16-25人之间者有78人,26-30人之间者有75人,31-35人之间者有67人;班级人数35人以上者有60人,占21%,属超员配置。
从人员配备看,有206人所在班级按标准配备2教1保,占72.3%;有47人所在班级配备1教1保,占16.5%;有21人所在班级配备2教,占7.4%;有3人所在班级仅配备1教,占1%。
调查中,94.1%的在园幼儿家长认为孩子班上保教老师负责;80%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班级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强。
(四)绝大多数班级将画画、手工、音乐、体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但仍有部分班级有小学化倾向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幼儿班级都将画画、手工、音乐、体育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88.1%、86.7%、84.9%和78.6%;但仍然有少部分班级安排算术、拼音、汉字、书写作业作为幼儿学习内容,分别占30.5%、27.7%、27.4%和16.5%;没有专门安排的仅占1.4%。
(五)九成家长对幼儿园整体评价较好,八成以上家长认为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调查显示,93.7%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管理良好;92%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安全保障情况好;91.2%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周边环境不存在脏、乱、差、毒害等情况;89.5%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没有提供的餐饮食品有过期、变质、不卫生等现象;89.2%的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幼儿园不存在清洁、消毒、疾病防控等不到位的现象。
调查的285位入园孩子家长中,有240人认为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占84.2%。
三、幼儿家长的关切与期盼
(一)近八成家长期盼优质公办教育,但以户籍就近入园者不到半数
从入园意愿看,家长更愿意将子女送入教育质量好的幼儿园,并以优质公办园为首选,其次是一般公办园,无论是高端还是一般民办园都很难得到家长普遍认可和接受。调查显示,42位未入园孩子家长中,有32位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优质公办园,占76.2%;有6位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一般公办园,占14.3%;愿意把孩子送到高端或一般民办园的家长各有1位;仅有2位家长表示无所谓。
从资源配置看,家长们的期望与现实相距甚远,供需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公办园是期望,民办园是现实。调查显示,有10位家长表示距家300-500米内有公办幼儿园,占23.8%;有8位家长表示有民办普惠幼儿园,占19%;有28位家长表示有民办园,占66.7%,有5位家长表示附近无幼儿园,占12%。从公立幼儿园入园方式看,42位被访者中,有18位家长表示能够以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园,占42.8%;20人表示公办园入园难要靠关系,占47.6%;2人表示只要孩子健康就能入园,1人表示有房产证明可入园,1人表示需交赞助费入园。
(二)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安全保证是家长选择的主要标准,教育水平、家园距离、收费标准是关键影响因素
从选择标准看,家长首先考虑的是幼儿园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和安全保证,其次是教育水平、地理位置、收费标准。以“是否公办”作为选择标准的家长最少。
从选择依据看,42位家长中,选择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安全保障、地理位置、教育水平、收费标准的家长有33、32、32、28、26和25位,分别占78.6%、76.2%、76.2%、66.7%、61.9%、59.5%;选择是否公办的家长18位,占42.9%。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目前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民办幼儿园收费过高
调查显示,71.6%的家长认为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53.5%的家长认为公办园入园难民办园收费高;48.6%的家长认为民办教育收费太高,收费标准无权威机构认定。
2、民办幼儿园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工资待遇偏低
调查显示,327位受访家长中,179名受访者认为师资不透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占54.7%,150名受访者认为教师待遇低,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占45.8%。调查中,未配备“两教一保”的班级占27.7%,教师需要缺口很大。
3、政府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不够,监管不力
调查显示,327位家长中,有134名受访者认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占41%;122名受访者认为监管机构单一,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占37.3%;79名受访者认为缺乏安全保障,占24.2%;另有21位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发生过被其他小孩欺负的现象,占7.4%,有4位家长认为孩子生活没人照顾,有2位家长认为孩子受到体罚、享受的教育与服务不平等。
(二)幼儿家长对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增加公立园和普惠园的供给数量,让更多孩子能就近入园。调查显示,327位受访家长中,84.7%的家长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学前教育供给数量和质量;66.7%的家长认为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强化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二是加强监管,规范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让更多孩子读上“放心园”。调查显示61.5%的家长建议规范收费标准,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乱收费高收费现象;49.2%的家长建议统一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办园标准,提高民办园的办园质量;48.6%的家长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学,促进民办园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调查显示,6成幼儿园教师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教师待遇偏低,专业素质不高,民办园师资中专科、高职学历分别占61%和17%,加之民办园教师难于享受公培待遇,专业素养不能有效提升,对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极为不利。多数家长建议加强对幼师资格的认定和审查,引入优质高学历教师,加强在职师资力量的培训,同时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幼儿教师能够安心本职工作,从而更好的开发孩子潜能,加强艺术教育,户外体能教育,重视阅读教育,减少体罚孩子等违反教师职业操守的一些不良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