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问卷调查情况
近期,省局组织各市(区)对全省698家非公企业进行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非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管理和创新情况、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诉求。
调查结果显示,监测的非公企业2018年上半年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出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研发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未来发展信心较足,对下半年发展预期良好,但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创新能力不足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一、企业监测基本情况
从行业看,采矿业15户,制造业265户,建筑业60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4户,批发和零售业117户,住宿和餐饮业68户,房地产业39户。其他服务业110户。
二、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一)企业经营情况整体向好,未来发展信心较足
调查显示,上半年企业经营状况较好,且好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对三季度的预期和下一阶段的发展都较有信心。从总体经营状况来看,66.8%的企业经营状况平稳,27.3%的企业经营情况良好,5.9%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差。与一季度比,40.3%的企业二季度营业收入比一季度增长,且25.1%的企业增幅在15%以上,39.8%的企业持平,19.9%的企业下降。与上年同期比,27.5%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4%的企业持平,23.1%的企业下降。从对第三季度预期来看,50.3%的企业认为与上半年持平,28.5%的企业认为好于上半年,21.2%的企业认为不如上半年。从企业发展信心来看,所有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充足,其中64.1%的企业较有信心,35.9%的企业对下阶段经营情况很有信心。
(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竞争力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经营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65.6%的企业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经营成本明显上升,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增加、营销成本上升。15.3%左右的企业认为税赋过高、贷款利息高,给企业带来经营压力。营改增以后,建筑业、道路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相关行业企业难以取得原材料购进增值税发票,企业进项税无法抵扣,应纳税额不减反增,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75.9%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增加是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融资成本和环保成本的加大也不容忽视。
二是企业融资困难,影响正常经营。28.5%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影响企业运行的另一大重要因素,部分企业由于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制约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三)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研发创新意识有所增强
企业管理方面:调查显示,65.4%的企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或专业管理人员,18.2%的企也有聘请职业经理人或管理人员的计划,只有16.4%的企业无聘请计划,反映出非公企业对企业管理较为重视,管理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但在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方面有所不足,75.6%企业反映没有使用专利,68.3%企业反映上半年研发投入为0,体现出大部分非公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力,且在科技转化能力上还很薄弱,如何让科技落地还需积极尝试。
(四)政策落实较好,企业融资仍不足,税费负担有所减轻
在鼓励非公企业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上,40.3%企业选择了落实一般,在银行融资问题上,69.8%企业选择了融资困难,在最希望政府给予哪些支持上,75.5%的企业选择了减免税收,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加大对非公企业鼓励政策的落实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贷支持、降低税费是企业最希望政府和金融部门解决的三大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表达的其他诉求主要集中在希望政府能够提高创新投入资金补贴、加强技术人才引进、营造公平公开的营商环境等。
政策落实方面:50.3%的企业认为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能够较好的落实鼓励非公企业发展政策,45.6%的企业认为仅落实了一小部分。82.6%的企业认为当地政府在治理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且当地政府及部门在非公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企业认可。
企业融资方面:57.3%的企业认为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非公企业融资补贴方面做得一般,45.2%的企业认为非公企业融资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79.5%的企业在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困难,其中20.4%的企业认为非常困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高、对中小企业不信任是在银行贷款难的主要问题。
税费政策方面:60.2%的企业认为当地政府及部门在税收和土地政策方面落实较好。79.6%的企业认为在国家取消和减免一系列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后,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近八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营改增后对企业的负担有积极的影响。
(五)投资与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企业从政府机构获得受益的政策主要是简政放权和减税降费方面优惠政策,此外部分企业也获得了创业辅导、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政策措施。64.1%的企业认为投资与营商环境较好。一半的企业希望在减免税收、创新投入资金补贴、技术型人才培训和公共技术服务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帮助,希望在产业倾斜、财政补贴、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贷款难方面加大力度。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环境仍然趋紧
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政策落实还不十分到位;二是非公企业在融资、税收、环保、土地等方面的协调、落实难度较大,抑制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
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企业经营不稳定,银行存在戒备心理,难融到资金;二是企业用地属于集体性质或租赁用地,不能作为贷款抵押资产,部分企业已将能抵押资产进行抵押,无可抵押资产,再贷款困难大;三是融资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足。全市政府性质金融担保能力不足,金融部门支持与企业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技术创新能力弱
非公企业人才严重缺乏,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动性大,企业受资金、人才局限,技术研发能力弱,从调查结果看,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上有所投入,但投入力度有限,仅35.9%的企业有研发投入,有专利的企业仅占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