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推动新发展 自由贸易助力新增长
2017年,国际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陕西自贸试验区稳步发展,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频繁。全省外贸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对外承包工程位次提升,合同与实际外资实现双增长,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一、进出口增速创五年来新高
据西安海关统计,2017年,陕西进出口总值2714.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37.4%,高于全国23.2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1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04.67亿元,较上年增长490.25亿元。
国内经济形势向好,陕西经济稳步增长,为进口发展奠定了基础。2017年,进口1055.13亿元,增长13.3%,较上年止降转升,并提高18.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国际经济复苏,外部需求回暖。2017年,出口1659.80亿元,增长58.8%,较上年提高45.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更显活力
2017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成长,区域内流通货物实现进出口194.09亿元,从年初的负增长大幅提升至325.0%的高速增长,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7.1%,较2016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更是表现亮眼,实现进出口166.65亿元,增长近14倍之多。
加工贸易主力作用未减,实现进出口1735.09亿元,增长33.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为63.9%,较2016年下降1.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增长仍在高位,实现进出口675.17亿元,增长28.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4.9%,较20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
(二)外贸企业性质更趋多样
2017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表现活跃,其中私营企业最为突出。年初,私营企业以72.2%的增速领跑,中期虽有所回落,但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进出口实现547.56亿元,增长67.5%,增速较上年提高83.9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为20.2%,较2016年提升3.7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稳步增长,实现进出口1882.63亿元,增长32.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为69.3%,较2016年下降2.9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增速表现波动,实现进出口283.25亿元。增长26.9%,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为10.4%,较2016年下降0.9个百分点。
(三)五大贸易伙伴牢不可破
2017年,五大贸易伙伴并未发生改变,排名位次交替领先。
台湾地区进出口总值居首位,实现进出口499.43亿元,增长19.9%,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8.4%。台湾地区在五大贸易伙伴中贸易逆差最大,累计贸易逆差347.21亿元。
韩国与台湾地区基本持平,位居第二。实现进出口499.32亿元,增长43.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8.4%,累计贸易顺差111.05亿元。
香港地区增势迅猛,位居第三。实现进出口422.54亿元,增长81.5%,在五大贸易伙伴中增速最高,出口增速更是达到了82.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5.6%。累计贸易顺差422.26亿元,在五大贸易伙伴中实现最大贸易顺差。
美国和日本居后两位。美国实现进出口364.43亿元,增长34.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3.4%,累计贸易顺差194.95亿元。日本实现进出口157.11亿元,增长25.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8%,累计贸易逆差34.69亿元。
(四)自贸试验区带动作用明显
2017年,西安外贸支撑作用明显。西安实现进出口2545.41亿元,增长39.1%,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93.8%。其中,自贸试验区所在的西安出口加工区与综合保税区均动力强劲,西安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1273.83亿元,增长38.7%,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6.9%;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643.03亿元,增长51.9%,高于全省14.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3.7%。
今年以来,杨凌在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大突破,自3月起,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全年实现进出口5.68亿元,增长73.8%,高于全省3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更是表现强势,全年增速达98.9%,高于全省40.1个百分点。
二、合同外资与实际外资实现双增长
据商务部门统计,2017年,陕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3家,增长75.0%;合同利用外资100.29亿美元,增长116.5%;实际利用外资58.94亿美元,增长17.6%。
(一)外资企业依然占主导
2017年,陕西新批外资企业95家,增长48.4%;合同外资75.91亿美元,增长126.0%,占全省合同外资的75.7%;实际外资45.32亿美元,增长5.9%,占全省实际外资的76.9%。新批中外合资企业106家,增长116%;合同外资24.13亿美元,增长107.1%,占全省合同外资的24.1%;实际外资13.11亿美元,增长91.6%,占全省实际外资的22.2%。
(二)第二产业企业比重加大
2017年,陕西第一产业新批企业5家,增长66.7%;合同外资6441万美元,增长94.9%;实际外资370万美元,增长5.7%。
第二产业新批企业49家,增长96%;合同外资67.86亿美元,增长192.8%,占全省外商投资的67.7%,较2016年提升17.7个百分点;实际外资43.86亿美元,增长43.9%,占全省外商投资的比重为74.4%,较2016年提升13.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呈主导,外商投资新批35家,增长105.9%;合同外资66.34亿美元,增长190.2%,占全省合作外资的66.1%,较2016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实际外资43.09亿美元,增长41.8%,占全省实际外资的73.1%,较2016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新批企业149家,增长69.3%;合同外资31.79亿美元,增长39.2%;实际外资15.05亿美元,下降23.2%。合同外资中占比较高的前三位是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其中,房地产业合作外资9.86亿美元,增长8.2%,占全省合作外资的9.8%;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合作外资5.69亿美元,增长近18倍,占全省合作外资的5.7%;金融业合作外资3.94亿美元,下降55.3%,占全省合作外资的3.9%%。实际外资中占比较高的前三位是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房地产业实际外资6.86亿美元,下降42.3%,占全省实际外资的比重为11.6%;批发和零售业实际外资3.32亿美元,增长近70.7%,占全省实际外资的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际外资1.70亿美元,下降7.9%,占全省实际外资的2.9%%。
(三)香港地区与韩国外商投资超八成
2017年,香港地区和韩国成为陕西外商投资主力,两者合同外资占全省外商投资的84.0%,实际外资占全省外商投资的80.2%。
香港地区投资企业77家,增长28.3%;合同外资38.53亿美元,增长51.5%,占全省外商投资的38.4%,占比较2016年减少16.5个百分点;实际外资25.22亿美元,增长31.7%,占全省外商投资的42.8%。
韩国投资企业17家,下降29.2%;合同外资45.69亿美元,增长599.9%,占全省外商投资的45.6%,占比较2016年增加31.5个百分点;实际外资22.07亿美元,增长32.8%,占全省外商投资的37.4%。
(四)西安外商投资一枝独秀
2017年,西安新批项目140个,增长97.2%,增速较2016年提高97.2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投资的69.0%;合同外资89.83亿美元,增长173.5%,增速较2016年提高203.7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投资的89.6%;实际外资53.07亿美元,增长17.8%,增速较2016年提高5.4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投资的90.0%,西安的优势地位无法比拟。
三、对外经济平稳增长
(一)对外直接投资下降
据省商务厅统计,2017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6.63亿美元,同比下降5.6%,高于全国23.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3位,较上年度前进2个位次。全年新设境外投资企业35家,同比减少40家。投资主要分布在香港、加纳、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涉及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服务、建筑等领域。
2017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额8943万美元,占总额的13.5%,主要涉及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建材等领域。
(二)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
2017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60.9%;新签合同额37.0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完成营业额在全国排第11位,居西部地区第2位,较上年度前进5个位次。
从地区来看,亚非地区合计完成营业额35.89亿美元,占比91.81%,其中亚洲地区完成营业额19.41亿美元,占比49.6%,同比增长57.9%;非洲地区完成营业额16.48亿美元,占比42.1%,同比增长60.4%。
从项目类型来看,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和房屋建筑类项目合计完成营业额34.96亿美元,占比89.4%。其中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完成营业额23.44亿美元,占比59.9%,同比增长123.8%;电力工程类项目完成营业额7.08亿美元,占比18.1%,同比增长39.6%;房屋建设类项目完成营业额4.44亿美元,占比11.3%,同比增长4.2%。
在“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19.92亿美元,占总量的51.0%,同比增长62.63%;新签合同额25.23亿美元,占总量的67.5%,同比增长53.8%。
(三)对外劳务合作列西部首位
2017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9425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677人,派出人数在全国排第14位,西部排第1位;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4502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682人;雇佣项目所在国人数37826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870人。
对外承包工程项下派出7858人,期末在外9423人。对外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567人,期末在外5079人。
四、旅游行业平稳增长
2017年,陕西成为国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以发展“旅游+”,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陕西旅游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旅游部门统计,2017年,入境游客383.74万人次,增长13.5%;国际旅游收入27.04亿美元,增长15.6%。
五、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开放度较低
2017年,陕西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但总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陕西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2017年,陕西经济开放度达12.4%,较上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为7.6%,较上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进口依存度为4.8%,较上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
(二)客观因素影响进出口走势
世界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向好以及开放性经济政策支持等,是促进2017年陕西外贸进出口的积极因素,但依然存在一些客观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一是2016年进出口因受国际市场下降因素影响,基数相对较低,;二是对于外部环境依赖性较高,2017年国际市场回暖,但世界经济外来走向并不明朗,部分国家逆全球化、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而企业对于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控制能力还不够;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作用明显,但大多外贸企业销量并未实现与商品价格的同步增长。
(三)对外经贸结构有待提升
2017年,自贸试验区带动对外经贸新活力迸发,但深层结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1、贸易方式较为单一。加工贸易依赖度较高,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超过60%,其余贸易方式发展缓慢,未形成多点多面发展。
2、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依赖度较高。在对外贸易中,五大贸易伙伴仅位次发生微调,并没有新伙伴加入,并且,五大贸易伙伴的贸易份额不减反增,较2017年提升1.2个百分点,反映出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仍较低。在外商投资中,韩国和香港在合同外资方面占比84.0%,较2016年提升15个百分点;在实际外资方面占比80.2%,较2016年提升8.8个百分点。
3、对西安依赖度较高。在对外贸易中,西安进出口占比93.8%,较2016年提升1.2个百分点;除西安外,虽大多地市实现较高增长,但还有部分地市出现负增长。在外商投资中,西安合同外资占比89.6%,较2016年提升18.7个百分点;在实际外资方面占比90.0%,较2016年提升0.1百分点,对区域的辐射作用较小。
(四)陕西旅游仍需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陕西作为旅游大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享誉海内外。但是,在旅游的发展中,对外宣传力度、旅游精细化服务、旅游管理等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缺少省际之间旅游品牌的交流合作,在重视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旅游各方面的宣传、服务及管理,不断提升陕西旅游软实力。
六、对策建议
1、以自贸试验区契机,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挂牌,为陕西进出口贸易带来新的增长点。陕西要强抓发展契机,应大胆创新,复制好的经验,开辟新的方法,用开放的姿态,找到适合陕西经济发展独有之路。坚定强化三大片区九大功能区不同的战略定位,同类产业在同一区位的集聚,提升区位价值,激发同行业良性竞争,在竞争中学习,使本土企业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推动该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多层次多产业多地区提升外贸进出口。并鼓励本土优质产业、优秀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扩大产品影响力,传播企业文化,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助力陕西经济发展。
2、多点开花,多元发展
制造业是陕西的传统优势行业,简单加工贸易已为陕西带来60%以上的增长。制造业的可替代性较强,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服务贸易等新型产业则更具独立性、未来性。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市场环境,在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更应拓展思路,注重产业的自主性,用高新技术创新培养竞争力,用工匠精神提升外贸增长质量。
经济的发展应更具合作性,发挥经济带联动,“大西安”城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陕北资源经济带、陕南生态环境带,进出口较强区域发挥辐射作用,各区域间优势互补,建立全面的陕西外贸经济。
3、找缺口、补漏洞,打造优势营商投资环境
营商投资环境建设是吸引外资新鲜血液的软实力,找准营商环境缺口,弥补自身漏洞,加快推动“放管服”。首先加大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建立投资负面清单,实现投资多元化,以全球化视角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促进公平竞争,加强事后监管,建立完善的营商投资管理机制,紧抓外商投资项目跟进,及时帮助外商解决项目运行中的问题和难点,推动投资项目跟进;再次营造便利环境,降低市场主体运行的行政成本,用快且优的服务,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4、从细微处提升陕西旅游品质
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旅游开发成熟,在全球有较高的知名度。对于旅游,更要在细微处下硬功夫,让游客在感叹陕西历史与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宾至如归。“厕所革命”是陕西旅游人的改革态度,未来改革应是全方面的,用改革倒逼全省旅游服务体系的大更新。加强旅游监督监管,做到零欺诈零投诉,享受诚信的优质服务。旅游从不是一次的行为,良好的口碑才能迎来二次的关注,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推动旅游业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