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6年2月28日
200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
图1 “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
表1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单位:%
指 标 | 全 国
| |||||||
城 市 | 农 村 |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1.8 | 1.6 | 2.2 | |||||
食 品 | 2.9 | 3.1 | 2.5 | |||||
其中:粮食 | 1.4 | 1.5 | 1.3 | |||||
烟酒及用品 | 0.4 | 0.3 | 0.5 | |||||
衣 着 | -1.7 | -2.0 | -0.9 |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0.1 | -0.3 | 0.3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0.1 | -0.4 | 0.5 | |||||
交通和通信 | -1.0 | -1.6 | 0.3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2.2 | 1.3 | 3.8 | |||||
居 住 | 5.4 | 5.6 | 5.2 |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新增加970万人,净增加85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末持平。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亿美元。2005年7月21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0702,比上年末升值2.56%。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5148亿元,增长20.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销售利润率为5.9%,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4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6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6万公顷,减少6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31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56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74万公顷,增加18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840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3.1%;棉花产量570万吨,减产9.8%;油料产量3078万吨,增产0.4%;糖料产量9551万吨,减产0.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见表2)。
表2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粮 食 | 48401 | 3.1 | ||
夏 粮 | 10627 | 5.1 | ||
早 稻 | 3179 | -1.3 | ||
秋 粮 | 34595 | 2.9 | ||
油 料 | 3078 | 0.4 | ||
花 生 | 1434 | 0.0 | ||
油菜籽 | 1305 | -1.0 | ||
棉 花 | 570 | -9.8 | ||
糖 料 | 9551 | -0.2 | ||
甘 蔗 | 8760 | -2.5 | ||
甜 菜 | 791 | 35.2 | ||
烤 烟 | 241 | 11.5 | ||
茶 叶 | 92 | 9.8 | ||
水 果 | 16076 | 4.8 | ||
蔬 菜 | 56284 | 2.2 |
图2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
全年肉类总产量7700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牛、羊肉分别增长5.6%和9.3%。全年水产品产量5100万吨,增长4.0%。
全年木材产量4746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7%。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2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425亿元,增长16.4%(见表3);产品销售率98.1%,与上年持平。
表3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增加值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 | 66425 | 16.4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26063 | 10.7 | ||
其中:集体企业 | 2581 | 12.4 | ||
股份制企业 | 32173 | 17.8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18977 | 16.6 | ||
其中:私营企业 | 11807 | 25.3 | ||
其中:轻工业 | 20585 | 15.2 | ||
重工业 | 45840 | 17.0 |
图3 “十五”时期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发电量24747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原煤21.9亿吨,增长9.9%;原油1.81亿吨,增长2.8%。
主要原材料产品中,粗钢产量3.52亿吨,比上年增长24.6%;钢材3.97亿吨,增长24.1%;水泥10.6亿吨,增长10.0%;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3.2%;硫酸、纯碱、烧碱、乙烯等主要化工产品增长9.9%至21.4%。
汽车产量570万辆,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轿车277万辆,增长19.7%。
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手持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至35.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7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表4 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纱 | 万吨 | 1440 | 11.5 | ||
布 | 亿米 | 470 | 11.9 | ||
化学纤维 | 万吨 | 1618 | 13.6 | ||
成 品 糖 | 万吨 | 903 | -12.6 | ||
卷 烟 | 亿支 | 19560 | 4.4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8283 | 11.5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2986 | -0.7 |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6765 | 5.9 |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20.6 | 9.5 | ||
原 煤 | 亿吨 | 21.9 | 9.9 | ||
原 油 | 亿吨 | 1.81 | 2.8 |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500 | 20.6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24747 | 12.3 | ||
其中:火电 | 亿千瓦小时 | 20180 | 12.4 | ||
水电 | 亿千瓦小时 | 4010 | 13.4 | ||
粗 钢 | 万吨 | 35239 | 24.6 | ||
钢 材 | 万吨 | 39692 | 24.1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1635 | 13.2 | ||
其中:精炼铜(铜) | 万吨 | 260 | 18.1 | ||
电解铝 | 万吨 | 779 | 16.4 | ||
氧化铝 | 万吨 | 851 | 21.9 | ||
水 泥 | 亿吨 | 10.6 | 10.0 | ||
硫 酸 | 万吨 | 4529 | 15.3 | ||
纯 碱 | 万吨 | 1467 | 9.9 | ||
烧 碱 | 万吨 | 1264 | 21.4 | ||
乙 烯 | 万吨 | 756 | 20.0 | ||
化 肥(折100%) | 万吨 | 5220 | 8.6 |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9200 | 28.9 | ||
汽 车 | 万辆 | 570 | 12.1 | ||
其中:轿车 | 万辆 | 277 | 19.7 | ||
大中型拖拉机 | 万台 | 16.2 | 42.7 | ||
集成电路 | 亿块 | 266 | 12.9 |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7721 | 1.3 | ||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 万台 | 30354 | 6.4 |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台 | 8084 | 35.3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51亿元,增长32.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8.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967亿元,增长6.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975亿元,增长47.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818亿元,增长13.8%;上缴税金1099亿元,增长1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投资13508亿元,增长18.0%。
图4 “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一产业投资823亿元,增长27.5%;第二产业投资31598亿元,增长38.4%;第三产业投资42675亿元,增长20.0%。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6%;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9.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1.1%;纺织业投资增长38.0%;教育投资增长8.4%;卫生投资增长28.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商品房竣工面积48793万平方米,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额18080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占35.5%,期房占64.5%。
表5 “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 标 | 单 位 | 2001-2005年累计 | ||||
其中:2005年 | ||||||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 | 万千瓦 | 17655 | 6326 | |||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 万千伏安 | 40666 | 15306 | |||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 公里 | 7063 | 1203 | |||
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 公里 | 3556 | 486 | |||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 公里 | 5494 | 863 | |||
新建公路 | 公里 | 351173 | 129748 | |||
其中:高速公路 | 公里 | 23964 | 6457 | |||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 万吨 | 45232 | 18989 | |||
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 | 万门 | 23254 | 4608 | |||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 万公里 | 214 | 53 | |||
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 万户 | 35148 | 8598 |
三峡电站工程已投产运行14台发电机组,累计发电94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共形成输送能力超过3250万千瓦;青藏铁路全线铺通,结束了西藏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治淮骨干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095亿元,增长13.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2082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6589亿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8887亿元,增长17.7%;其他行业零售额1701亿元,增长0.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4%,通讯器材类增长1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1%,日用品类增长11.9%,家具类增长13.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3.6%,服装类增长19.6%,化妆品类增长19.1%,金银珠宝类增长13.9%。
图5 “十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亿美元,增长17.6%。出口大于进口1019亿美元(见表6)。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为8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出口额4442亿美元,增长31.2%;进口额3875亿美元,增长19.4%。
表6 2005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 14221 | 23.2 |
出口额 | 7620 | 28.4 |
其中:一般贸易 | 3151 | 29.3 |
加工贸易 | 4165 | 27.0 |
其中:机电产品 | 4267 | 32.0 |
进口额 | 6601 | 17.6 |
其中:一般贸易 | 2797 | 12.7 |
加工贸易 | 2740 | 23.6 |
其中:机电产品 | 3504 | 16.0 |
出口大于进口 | 1019 | |
其中:一般贸易 | 354 | |
加工贸易 | 1425 |
表7 2005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 出口额 |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 | 比上年增长% | ||
美国 | 1629 | 30.4 | 487 | 9.1 | ||
欧盟 | 1437 | 34.1 | 736 | 5.0 | ||
中国香港 | 1245 | 23.4 | 122 | 3.6 | ||
日本 | 840 | 14.3 | 1005 | 6.5 | ||
东盟 | 554 | 29.1 | 750 | 19.1 | ||
韩国 | 351 | 26.2 | 768 | 23.4 | ||
中国台湾 | 165 | 22.2 | 747 | 15.3 | ||
俄罗斯 | 132 | 45.2 | 159 | 31.0 |
图6 “十五”时期进出口情况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001个,比上年增长0.8%;实际使用金额603亿美元,下降0.5%(见表8)。在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0.4%和9%,分别比上年下降0.6和0.8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和3%,分别上升1.6和0.9个百分点。
图7 “十五”时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增长速度
表8 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分行业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 ||||||||||
行业名称 | 合同项目(个) | 比上年增长% | 实际使用金额 | 比上年增长% | ||||||
总 计 | 44001 | 0.8 | 603.2 | -0.5 | ||||||
农、林、牧、渔业 | 1058 | -6.4 | 7.2 | -35.5 | ||||||
采矿业 | 252 | -9.7 | 3.5 | -34.0 | ||||||
制造业 | 28928 | -4.8 | 424.5 | -1.3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90 | -14.3 | 13.9 | 22.7 | ||||||
建筑业 | 457 | 11.2 | 4.9 | -36.5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34 | 15.1 | 18.1 | 42.4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493 | -8.0 | 10.1 | 10.7 | ||||||
批发和零售业 | 2602 | 53.1 | 10.4 | 40.4 | ||||||
住宿和餐饮业 | 1207 | 2.8 | 5.6 | -33.4 | ||||||
金融业 | 40 | -7.0 | 2.2 | -13.0 | ||||||
房地产业 | 2120 | 20.0 | 54.2 | -8.9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981 | 12.0 | 37.5 | 32.6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926 | 47.2 | 3.4 | 15.8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9 | -15.2 | 1.4 | -39.3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29 | 31.1 | 2.6 | 64.6 | ||||||
教育 | 51 | -13.6 | 0.2 | -53.8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2 | 4.8 | 0.4 | -55.1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72 | 0 | 3.1 | -31.8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0.04 | 105.6 |
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8亿美元,增长27.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3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见表9、表10)。
表9 2005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运输总量 | 亿 吨 | 183.7 | 7.7 | ||
铁路 | 亿 吨 | 27.0 | 8.2 | ||
公路 | 亿 吨 | 132.9 | 6.7 | ||
水运 | 亿 吨 | 21.1 | 12.8 | ||
民航 | 万 吨 | 306.7 | 10.8 | ||
管道 | 亿 吨 | 2.7 | 10.6 |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78329.8 | 12.8 | ||
铁路 | 亿吨公里 | 20730.5 | 7.5 | ||
公路 | 亿吨公里 | 8573.8 | 9.3 | ||
水运 | 亿吨公里 | 48057.6 | 16.0 | ||
民航 | 亿吨公里 | 78.9 | 9.9 | ||
管道 | 亿吨公里 | 889.0 | 12.4 |
表10 2005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旅客运输总量 | 亿 人 | 184.2 | 4.2 | ||
铁路 | 亿 人 | 11.6 | 3.4 | ||
公路 | 亿 人 | 169.2 | 4.2 | ||
水运 | 亿 人 | 2.0 | 3.6 | ||
民航 | 万 人 | 13827.0 | 14.1 |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17473.0 | 7.1 | ||
铁路 | 亿人公里 | 6061.8 | 6.1 | ||
公路 | 亿人公里 | 9299.1 | 6.3 | ||
水运 | 亿人公里 | 67.1 | 1.3 | ||
民航 | 亿人公里 | 2044.9 | 14.7 |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9亿吨,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6亿吨,增长18.0%。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32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0.6%。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365万辆,增长22.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24亿元,增长10.1%;电信业务总量11575亿元,增长25.4%。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4608万门,总容量达到4.7亿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868万户,年末达到3504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397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06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860万户,年末达到39343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438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72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7部/百人。
图8 “十五”时期各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全年入境人数120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外国人2026万人次,增长19.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003万人次,增长8.6%。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4681万人次,增长12.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3亿美元,增长13.8%。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3103万人次,增长7.5%。其中因私出境2514万人次,增长9.4%,占出境人数的81.0%。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12亿人次,增长10.0%;国内旅游总收入5286亿元,增长12.2%。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7686亿元,增长12.4%。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6%;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7万亿元,增长11.8%;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4万亿元,增长11.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万亿元,增长18.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增长12.8%(见表11)。
表11 2005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年末数 | 比上年末增长% | ||
各项存款余额 | 300209 | 18.2 | ||
其中:企业存款 | 101751 | 13.8 |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147054 | 16.5 | ||
其中:人民币 | 141051 | 18.0 | ||
各项贷款余额 | 206838 | 12.8 | ||
其中:短期贷款 | 91157 | 6.5 | ||
中长期贷款 | 92941 | 16.2 |
图9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速度
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51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2.2万亿元,增加1996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84万亿元,增加2444亿元。
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883亿元,比上年增加363亿元。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20只,配股2只,筹集资金338亿元,减少498亿元;发行H股24只,筹集资金1545亿元,增加887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377家增加到1381家,市价总值3243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2.5%。全年发行一年期以上企业债券654亿元,比上年增加33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24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453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230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30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30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51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67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万人,在校生1562万人,毕业生30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78万人,在校生2409万人,毕业生6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72万人,在校生10864万人,毕业生2020万人(见表12)。
表12 “十五”时期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 2005年招生 | 2005年在校生 | 2001-2005年累计毕业生 | |||||
其中:2005年 | ||||||||
研 究 生 | 37 | 98 | 60 | 19 | ||||
普通高等教育 | 505 | 1562 | 971 | 307 | ||||
中等职业教育 | 647 | 1559 | 1919 | 403 | ||||
普通高中 | 878 | 2409 | 2391 | 662 | ||||
初中 | 1988 | 6215 | 9864 | 2123 | ||||
普通小学 | 1672 | 10864 | 11171 | 2020 | ||||
特殊教育 | 4.9 | 36 | 23 | 4.3 | ||||
学前教育 | 1356 | 2179 | 5470 | 1025 |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35亿元。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20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288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和911项“863”计划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新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16项,累计达到143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6万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7.6万件,其中国内申请38.3万件,占80.5%;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其中国内申请9.3万件,占53.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成功发射卫星5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8932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93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77个,已累计完成对4.7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3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491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304项,其中新制定673项。全国共有各类气象台站9881个,其中自动观测站7246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5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40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53个,地震遥测台网31个。全国共有8376个海洋观测站、监测站位。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667种,测绘图书497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77个,文化馆2868个,公共图书馆2736个,博物馆1556个。广播电台273座,电视台302座,教育台50个。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2569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13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8%。全年生产故事影片26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42部;生产特种影片14部。出版各类报纸404亿份,各类期刊27.5亿册,图书64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012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016万卷(件)。
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96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470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07.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5.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3.8万人,注册护士134.0万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92个,卫生技术人员16.1万人;卫生监督所1925个,卫生技术人员3.8万人;乡镇卫生院4.0万个,床位65.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4.8万人。截至2005年9月底,全国共有671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1.77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全年共有13个省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累计发病7人,死亡5人。
全年我国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的22个项目中获得106个世界冠军。全年共有8人2队21次创15项世界纪录。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活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见表13)。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表13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
全国总人口 | 130756 | 100.0 | ||
其中:城镇 | 56212 | 43.0 | ||
乡村 | 74544 | 57.0 | ||
其中:男性 | 67375 | 51.5 | ||
女性 | 63381 | 48.5 | ||
其中:0-14岁 | 26504 | 20.3 | ||
15-64岁 | 94197 | 72.0 | ||
65岁及以上 | 10055 | 7.7 |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见表14)。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10万人。
表14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 标 | 单 位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860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2366 | 2476 | 2622 | 2936 | 3255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38.2 | 37.7 | 37.1 | 37.7 | 36.7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47.7 | 46.2 | 45.6 | 47.2 | 45.5 |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9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082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362万人。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709万人,增加130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9959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750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648万人,增加64万人。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8390万人,增加1545万人。
年末全国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4002万人,实现了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全年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全年共有2233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27.8万人。
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50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16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970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1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4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29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13.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1%。灾毁耕地5.4万公顷。生态退耕39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万公顷。查出往年建设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7.3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0.7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6.2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74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7%;人均水资源2098立方米,增长13.0%。全年平均降水量628毫米,增长4.6%。年末全国45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22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83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5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6.9%,工业用水增长3.7%,农业用水减少1.6%。万元GDP用水量357立方米,下降8.7%。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27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年曾有2163万人口、1969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69处,其中,能源矿产地40处,金属矿产地58处,非金属矿产地64处,水气矿产地7处。有72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9.43亿吨,天然气5263亿立方米,原煤698亿吨。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637万公顷。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543万公顷,占全年营造林面积的85.2%。全国共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66个,自然保护区达到234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99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国家地质公园达138个,其中新批准53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6.3万平方公里。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0亿吨,增长20.1%;氧化铝1561万吨,增长21.7%;水泥10.5亿吨,增长9.0%。万元GDP能耗1.43吨标准煤,与上年持平。
图10 “十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
七大水系的41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4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32%的断面为4~5类水质,上升2个百分点;超过5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7%,下降1个百分点。
全国近岸海域293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7.3%,比上年上升17.7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8.9%,下降6.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8%,下降11.0个百分点。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17.8%,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公里。对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监测表明,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在监测的523个城市中,有3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5.8%;有133个城市为三级,占25.4%;有46个城市为劣三级,占8.8%。在监测的350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重度污染的占0.9%,中度污染的占1.7%,轻度污染的占33.1%。
全年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809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8.4%,提高2.8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22亿平方米,增长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0%,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亿元,比上年上升27.4%。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万公顷,上升4.6%。其中,绝收460万公顷,上升5.4%。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下降48.4%。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32亿元,增加5.1倍。全年发生赤潮82次,减少14次;累计赤潮面积约27070平方公里,上升1.7%。全年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5亿元。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受灾人口208万人,受灾面积15040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2.7万人,比上年下降7.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70人,下降18.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3.85人,下降6.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81人,下降8.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9万人死亡、47.0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60人,下降23.7%。
――――――――――――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表2中的水果产量含果用瓜。
5、钢材产量及消费量数据中均含部分使用钢材加工成其他钢材的重复计算因素。
6、表6中,进出口按贸易方式分,除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外,还有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边境小额贸易、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等贸易方式。
7、邮电业务总量完成额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8、电话普及率的计算含接入用户交换机的话机数。
9、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10、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能耗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11、七大水系是指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