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宝鸡市农普办下发的《关于开展县(区)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眉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是农业普查的重点环节,通过模拟实施农业普查的主要工作环节,发现农业普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取得组织工作经验,为正式的清查摸底和入户登记积累经验。
本次综合试点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在不足一个月时间,需完成清查摸底、入户登记、数据处理和工作总结等任务。根据实际情况,普查领导小组将这次试点地点定在了首善街道办段家庄村,段家庄村作为一个普查区有4个村民小组,即划分为了4个普查小区,在9月18日-9月20日进行了清查摸底,总共的摸底户数为170户,去掉11户不属于登记对象的,有159户要进行农业普查登记,其中有2户要进行规模户表登记(详见附件《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摸底完成后,9月26日-9月27日对统计局全体人员、镇(街道办)负责农业普查的人员和段家庄村组人员共60多人进行了试点业务培训和入户登记,具体工作环节如下:
1、统一部署,周密安排
眉县农普办根据《宝鸡市关于开展县(区)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的通知》和《宝鸡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工作会会议手册》,试点规模和各工作阶段的需要,印发了普查试点的相关资料。眉县农普办还和首善街道办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了试点工作日程安排、试点培训会议议程安排、参加试点的人员名单与试点入户分组安排等,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证。
2、积极宣传,注重氛围
眉县农普办根据省农普办《关于做好全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的通知》(陕农普办字〔2016〕5号)和宝鸡市农普办要求,制定了《眉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在试点入户登记前,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宣传及发动工作,把宣传工作贯彻到试点全过程,确保了实时高效。眉县普查办利用街头村头摆放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标语、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了解农业普查知识,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为试点工作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优选镇(街道办)工作人员,扎实培训
此次试点会议参会人员有眉县统计局全体人员、各镇(街道办)选聘的农业普查工作人员以及段家庄村组人员,每个镇(街道办)按要求选聘1名主管农业普查的领导和2名主要农业普查工作人员参加试点工作会议。在培训期间,县普查办人员对普查前期摸底及5种普查表进行了专业讲解,对每个指标都能做到细致解读,侧重讲解疑点、难点,课余之后组织普查人员积极交流讨论问题,集中解答疑难不懂的地方,让培训知识能被实质性吸收。
4、入户登记,数据汇总
9月27日,眉县统计局全体人员、各镇(街道办)主管农业普查的工作人员以及首善街道办段家庄村组人员共计60多人,分组进行了入户登记。总共登记159户,其中普通户157户,规模户2户。在普通户表的汇总中,共有住户成员637人,女性307人,主要从事农业的有303人,确权耕地面积694亩,实际耕地面积为712.5亩,地区土地灌溉全面覆盖,果园的种植面积达到了648.9亩,达到了实际耕种的91%,主要是眉县的代表果品猕猴桃,亩均产量1700公斤左右。2户的规模户主要是蛋禽鸡养殖,总共产蛋的有54000只,小鸡20000只,产蛋总量能达到115万公斤。由数据可看出眉县果业发展势态良好,规模养殖业也算景气,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此次试点虽然范围小,但却是眉县各镇(街道办)共同参与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第一次尝试,虽然时间短任务多,但整体试点效果明显,为不久即将拉开序幕的农业普查奠基了基础。通过试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具体如下:
1、普查之后是否会对以往报表的数据进行评估,应该如何看待差距,或者普查之后是否要进行统一,这两种不同统计口径得到的数据差异较大,有没有确切的标准。
2、在试点入户登记时,发现农户并不十分重视,这应该是我们普查的前期难点,在宣传上要下功夫,或者对农户进行一些小礼品的发放,能够引起重视或者注意,减少入户登记的困难性。
3、摸底工作是入户登记的前期工作,在培训时尽量说全说细,为后期登记参考做好铺垫。
4、普查方案要统一学和自学相结合,基本每个指标都有明确定义,但也存在模糊不清的,如农业经营单位表里的D070指标您单位2016年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应等于D051(初始)拥有的耕地面积-D054流出面积+D055流入面积,是否应理解D070为年末拥有的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