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1-5月延安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1-5月延安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7-01 08:00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影响,延安市上下积极落实以气补油、以煤补油、以电补油、以非能工业补油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规上工业下行压力增大。1-5月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544.08亿元,下降18.5%,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5%,降幅较1-4月扩大0.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7.2%,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下降13.1%,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1.4%,天然气开采增加值增长20.5%。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9.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卷烟工业增长1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1%

 

  主要工业品产量“四增两降”。四增:生产原煤1834.65万吨,增长3.5%;生产卷烟14.28万箱,增长5.0%;生产天然气25.33亿立方米,增长5.6%;发电32.53亿千瓦时,增长7.6%;两降:生产原油619.29万吨,下降0.2%,其中长庆油田275.15万吨,增长0.1%,延长油田344.14万吨,下降0.5%;加工原油323.24万吨,下降17.0%

 

  投资降幅逐月收窄。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0%,降幅较1-4月收窄6.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降幅收窄14.3个百分点,其中延长石油在延投资降幅收窄1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2%,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7.3%,较1-4月提高17.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固投增速22.3个百分点。

 

  风力发电项目拉动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增速达到35.1%,较1-4月提高9.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倍,交通运输邮政业增长22.4%(主要得益于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项目的进度加快),信息传输业增长3.1倍。

 

  房地产开发逐月回落。由于万达广场、新区综合体等重点项目上年已竣工,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0.8%,降幅较1-4月扩大2.7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880.54万平方米,下降24.3%;商品房销售面积33.18万平方米,下降31.6%

 

  限上消费降幅收窄。1-5月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46.42亿元,下降26.6%,降幅较1-4月收窄2.9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限上餐饮收入1.4亿元,下降58.4%,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45.02亿元,下降24.8%,收窄16.3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2.6%,汽车类下降14.1%

 

  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下降34.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下降19.4%、住宿业营业额下降54.1%、餐饮业营业额下降50.8%

 

  地方财政增收困难。全市地方财政收入62.70亿元,下降10.1%,其中税收收入38.90亿元,下降24.0%,非税收入23.80亿元,增长28.1%。财政支出156.28亿元,下降4.5%,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1.3%,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6.4%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截至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6.45亿元,增长3.8%;各项贷款余额1353.50亿元,增长8.4%

 

  全社会用电量降幅收窄。全市全社会用电量46.37亿千瓦时,下降1.9%,降幅较1-4月收窄1.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用电增长30.0%;第二产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2.7%,下降3.2%,其中采矿业增长3.4%,制造业增长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4.5%;第三产业用电增长3.9%;城乡居民用电下降2.6%,其中城镇居民用电下降10.9%,乡村居民用电增长13.1%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5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5%,其中服务价格指数上涨0.8%,消费品上涨3.5%1-5月累计上涨4.0%,较1-4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消费类型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跌”。受畜肉类价格上涨影响,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较大,累计上涨1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5.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6%;衣着类和居住类分别下跌0.1%0.2%,交通和通讯类下跌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跌0.3%

 

  市场主体平稳增加。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8.0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93万户,个体户13.05万户。新增“五上”企业20户,其中工业2户,建筑业6户,房地产业5户,批发零售业3户,住宿餐饮业4户。

 

  社会就业保持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9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二、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增速有所回落。受非洲猪瘟、禁养区划定、疫情、4月低温冻害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业恢复生产压力较大,苹果产量达到上年水平难度较大。

 

  二是主要工业品量价齐跌。5月份延长和长庆油田吨原油价格分别为1579元和1282元,同比分别下降1041元和1943元;吨原煤平均价格469元,同比下降127元,环比下降37元;吨原油加工综合平均价2920元,同比下降2235元,环比下降518元。由于45两月延炼设备检修,5月份全市原油加工量62.79万吨,累计完成323.24万吨,同比减少66.09万吨,下降17.0%。永炼计划于7月份开始检修,上半年及全年工业稳增长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增速较1-4月也有不同程度回落。

 

  三是消费市场尚待恢复。疫情影响使商贸旅游业遭受重创,规上服务业特别是批零住餐收入和石油制品、汽车等大宗消费大幅下滑,文化旅游业受挫严重,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下降分别高达79.1%79.4%,市场消费信心不强,部分住餐企业反映,在客流量和订单不足情况下,开业的亏损额高于歇业,部分市场主体经营不规范(无社保,无授信额度或抵押物),难以享受扶持政策,生产经营困难,后期弥补赶超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固投增长缺乏支撑。第一是项目少。1-5月,全市共有在库项目758个,同比减少128个;施工项目612个,减少6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99个,减少35个。第二是零上报项目个数有所增加。5月份零上报项目共91个,比4月增加1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比上月增加5个。第三是石油行业投资支撑不足。延长石油集团第一批在延投资同比减少43.18亿元,下降28.5%1-5月完成投资37.51亿元,下降32.8%,影响全市投资下降8.1个百分点。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抓好工业生产调度。扎实落实以气补油、以煤补油、以电补油、以非能补油措施,稳定工业增长。鼓励煤炭企业提高产量,尽快协调延长石油集团697口气井试气投产,加强与延长集团的沟通对接,加快生产,提高6月份原油加工量,推动油煤气综合利用、大唐热电联产等大项目满负荷生产。

 

  加快重点项目进度。督促269个已开工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投资进度,85个项目尽快开复工,上半年开复工率达到90%以上。6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西延高铁,加快6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富县、黄陵电厂建设进度,力争上半年开复工率达到90%以上。协调解决延榆鄂高铁、古贤水库、白龙江引水等重大项目前期问题。落实好5G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入库问题。投资负增长的6个县区要尽快抓好投资项目入库和上报工作,确保应统尽统。

 

  做好消费市场复苏。落实好《延安市繁荣夜间经济的工作方案》,带动全市特色餐饮、民俗文化、红色旅游、休闲娱乐消费全面升级发展。商务等主管部门应着重做好新注册企业培育工作,缓解限上消费市场困境。宝塔区要重点组织好汽车展销等各类活动,促进限上消费加快向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