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汉台区上下紧扣追赶超越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靶向施策、定向发力,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的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实现376.06亿元,增长8.2%,居全市第5位,分别高于全国2.1、全省2.2、全市2.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16.03亿元、146.46亿元、213.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9.8%、7.5%,分别拉动GDP增长0.2、3.7、4.3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总体平稳经济走势承压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19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8.78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农业增加值16.89亿元,同比增长4.4%。全年粮食产量11.4万吨,较上年增长0.62%;蔬菜、食用菌增长6.03%;中药材增长12.5%;肉类、禽蛋、奶类分别增长-0.35%、8.9%、6.23%。受畜牧业环保整治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出栏预计分别下降4.48%、4.31%。
2、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68.60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增加值83.64亿元,增长13.6%。其中,区属企业完成总产值175.46亿元,同比增长7.1%。一是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分别完成产值124.33亿元和49.75亿元,累计贡献率分别达70.9%和19.4%。二是轻、重工业分别完成产值72.53亿元和196.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和13.8%,重工业增速较轻工业快5.8个百分点。
3、建筑业发展放缓。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94.22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增加值57.78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19.5个和12.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9户资质以上企业,房屋签订合同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是263.93亿元和468.2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5%和6.4%。
4、第三产业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7亿元,同比增长7.5%,较去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4.1%;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0.6%;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6.6%;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6.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13.3%;金融存贷余额增长13.0%。
(二)两架马车拉动放缓,下行压力呈现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明显。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5%,较去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一是城镇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4.2%,较去年同期回落39.3个百分点。二是79个房地产项目,累计投资同比增长44.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9.1%。三是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
2、消费品市场稳步运行。2019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4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去年回落2.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一是增速逐季回落,一、二、三、四季度增速分别为9.5%、9.4%、8.6%和8.5%。二是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0.6%、8.2%、5.5%和12.7%。三是从零售类值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4%,中西药品类增长0.4%,汽车类增长0.2%,石油制品类下降13.5%。
(三)质量指标稳健运行,韧性增强
1、财政收支低位增长。2019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3亿元,同口径增长6.4%。实现地方财政支出37.78亿元,增长3.3%。
2、金融存贷量速双增。截止12月底,银行存款余额788.65亿元,增长8.8%;银行贷款余额426.04亿元,增长21.6%。
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19年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7297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590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93元,增长9.9%。
(四)市场主体不断扩大,内生动力积极涌现
1、市场主体扩大。一是新增市场主体增多。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9864户。二是“五上”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9年完成培育企业共计66户。其中:工业企业9户,建筑业企业9户,批零住餐企业23户,房地产企业11户,服务业企业14户。
2、内生动力增强。一是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净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户,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0.3%,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00.22亿元,破百亿大关。二是非公经济活力提升,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218.7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8.16%,较上年提高0.99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2019年,全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建筑业支撑下降明显、投资需求不足、创新驱动动力不强等问题掣肘犹存,需加强关注。
(一)工业稳增长潜能不足。一是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其中,理想化工、志联电子、春雨农业等企业受季节性生产、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12月当月停产。二是全年产值下降企业达41家,下降面达35.3%。其中,汉江药业、中材汉江水泥、秦峰液压产值增速分别下降33.8%、22.6%、7.0%。
(二)建筑业增长动力匮乏。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投资负增长的共同影响,今年来建筑业面临开工不足的严峻形势。建筑业对GDP贡献率达8.2%,较去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二是全区大部分建筑企业资质偏低,经营规模偏小,参与竞标率低,很多大项目、大工程被外地资质高、资金雄厚企业承接,本地企业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
(三)投资增长后劲乏力。一是项目储备不足,500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剔除兴汉新区、滨江新区、市城投公司三大家,已投产和有问题项目,剩余有效投资项目仅40个。二是新增大项目进展相对缓慢。本年新增亿元以上项目23个,累计计划总投资119.91亿元,2019年全年完成投资26.64亿元,完成进度仅为22.2%。
(四)消费市场活力不足。一是受石马坡油库铁路专线改造影响,中石油今年4月起控销,省外销售量明显下降,10月、11月、12月销售额增速分别下降36.9%、27.2%、29.5%,影响批发业整体走势,全年限上批发业仅增长5.9%,较去年同期回落5.3百分点。二是随着汽车消费周期性饱和,以及网购对实体商超冲击日趋明显,全区92户限上零售企业中,35户企业负增长,11户企业停业,12月当月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17.9%,较去年同期回落25.3个百分点。三是限上餐饮受美团外卖等新生消费方式冲击,限上营业额同比下降11.9%。
(五)服务业部分行业发展趋缓。一是陕西汉中电力开发实业总公司改制后,按行业归属不属于服务业,从今年9月份起该企业退出规上服务业核算,导致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大幅下滑,同比仅增长11.8%,将影响全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二是道路运输业受西成高铁客源分流及行业处于转型期,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降,汉运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
三、建议和措施
(一)优化服务稳定工业增长。全面落实《汉台区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生产调度,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持续深化区级领导包抓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运行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升联企帮扶工作实效。加强对新建、扩建、技改企业的跟踪监测,确保如期投产并达产达效,抓好园区新建企业产能释放,确保新增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升。
(二)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针对大项目不足问题,抓好项目谋划包装,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中央和我省相关部门争取扶持政策,增大重大项目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逐一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全力以赴抢时间、赶进度,尽快恢复建设进度。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定期组织项目推介活动,用好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解决项目资金的“瓶颈”制约,全力争取各类资金的支持,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三)做活服务业促进三产。依托全域旅游带动,提升住宿餐饮业、会展服务业保障水平,提升外来消费吸引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改善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业态,释放群众消费潜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高技术、信息化带动服务业改造升级,推进电商提质扩容,实现便利店、超市等与电商、快递企业融合发展,丰富消费业态,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