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宝鸡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2月,宝鸡市各项经济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经济运行经受住了疫情冲击,主要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
一、农业生产基本平稳,春耕备耕全面展开
宝鸡市小麦播种面积271.02万亩,长势较好,追肥、灌水等田间管理有序进行。农资价格平稳,春耕农资总体供应充足。
二、工业生产下滑,采矿业逆势增长
1-2月,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17.3%,增加值下降12.1%,增速居全省第四。
采矿业增长,制造业下降。1-2月份,采矿业产值增长3.6%,较去年全年加快33.5个百分点,拉动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3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值下降19.8%,下拉宝鸡市16.9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下降8.9%,下拉宝鸡市0.7个百分点。
八成行业生产下降。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增长较快的行业是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别增长25.4%,19.7%,1.6%;29个行业下降,下降较大的行业是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下降37.5%,36.2%、24.5%。
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宝鸡市79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4户大型企业产值增速高于中小企业6.5百分点,前30户重点企业中,9户企业产值实现增长。771户中小企业产值下降21.3%,下拉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有557户中小企业生产下降。
工业用电量下降。1-2月,宝鸡市工业用电量6.14亿千瓦时,下降15.7%,制造业用电量5.49亿千瓦时,下降11.6%。其中,下降较大的行业是纺织业下降32.6%,汽车制造业26.7%,通用设备制造业18.6%。
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工业投资加快增长
1-2月,宝鸡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下降10.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1.5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和第二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7%和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0.6%。
工业投资加快增长。1-2月,在园子沟煤矿和汽车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带动下,宝鸡市工业投资增长8.1%,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9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2月,宝鸡市民间投资下降1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7.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5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降幅较大,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
1-2月,受疫情影响,宝鸡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6亿元,下降44.3%;商品零售46.37亿元,下降36.6%。
2月份,宝鸡市居民消费价格(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6%,涨幅高于上年同期3.8个百分点。1-2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6.4%,衣着类价格上涨0.3%,居住类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5%。
五、财政税收收入减少,金融存贷稳步增长
1-2月,宝鸡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9%。财政支出44.48亿元,下降24.1%。
1-2月,宝鸡市税收总收入38.72亿元,下降37.4%。分税种看,增值税13.86亿元,下降41.2%;消费税11.47亿元,下降52.3%。
2月末,宝鸡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00.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其中住户存款1979.83亿元,增长8.3%。
2月末,宝鸡市各项贷款余额1802.29亿元,增长11.5%。其中,短期贷款656.01亿元,增长23.9%;中长期贷款1010.22亿元,增长8.2%。
总的来看,1-2月,新冠肺炎疫情对宝鸡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短期影响较大。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措施的有效落实,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将逐步得到恢复。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在给予政策帮扶,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推动投资项目加快进度、促进消费等方面下功夫,推进经济社会尽快恢复秩序,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宝鸡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