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铜川:投资高开低走 销售趋于平缓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铜川:投资高开低走 销售趋于平缓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3-19 08:21
字号:
打印

  2019年,铜川市房地产开发呈现投资增速高开低走、施工面积小幅增长、新开工面积高位回落、销售面积增速趋缓的态势。

 

  一、运行情况

 

  (一)企业数量增加,但项目数量、有工作量的项目数量均减少

 

  201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法人企业92户,同比增长9.5%。房地产开发项目86个,同比下降4.4%。其中,有投资的项目49个,同比下降15.5%;无投资的项目37个,占达43%,比重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回落、区县差异明显

 

  2019年,受绿地不夜城、碧桂园、中梁首府等项目进度放缓,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08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

 

 

  区县投资增速三降两增1-12月,各区县房地产开发投资除新区、王益区正增长外,其余区县均为下降。其中,占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78.6%的新区同比增长4.5%、王益区增长43.3%,印台区、耀州区和宜君县分别下降39.2%16.6%、和13.3%

 

  (三)施工面积增速提升、新开工面积增速回落

 

  2019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516.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房屋施工面积378.76万平方米,增长3.7%;办公楼房屋施工面积43.92万平方米,增长148.3%;商业营业用房房屋施工面积66.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3%;其他房屋施工面积(车库、托儿所、幼儿园等)27.61万平方米,下降28%

 

  2019年,全市房屋新开工面积103.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2%,增速较上年回落27.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2.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9%;办公楼新开工面积27.05万平方米(同期无基数);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1.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其他房屋新开工面积1.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6%。新开工面积主要集中在铜川星苑茗都住宅小区建设项目、铜川碧桂园翡翠公馆、铜川中梁首府、龙记观园小区等项目。

 

  (四)销售面积增速回落、期房销售居多

 

  2019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0.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回落21.8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以期房销售为主,现房销售出现大规模回落。2019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中,期房销售面积47.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现房销售面积13.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期房和现房销售面积结构比重为78.321.7

 

  住宅销售占比大。2019年,住宅销售面积55.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占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比重9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1.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2%;办公楼销售面积1.19万平方米(同期无基数)、其他商品房销售面积1.72万平方米(同期无基数)。

 

  住宅销售以中等户型销售为主导。2019年,全市住宅销售面积中,90平米以下销售面积9.78万平米,同比增长31.1%90-144㎡销售面积42.26万平米,同比增长1.3%144平方米以上销售面积3.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0%

 

  (五)到位资金持续回落且来源单一

 

  201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4.13亿元,同比下降5.8%,增速较上年回落96.2个百分点。其中,自筹资金30.08亿元,同比增长41.6%,比重高达68.2%;国内贷款、定金及预付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三类到位资金来源占比31.8%

 

  二、需要关注问题

 

  一是有工作量的项目减少。全市有投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49个,同比下降15.5%。无投资的项目37个,占43%,主要是项目投资完成转为销售项目或停滞。

 

  二是新入库项目贡献不足。全市新入库房地产开发项目6个,完成投资5.97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20.5%。续建项目43个,投资23.11亿元,占79.5%

 

  三是销售增速回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0.33万平米,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回落22.2个百分点。市场不振、销售不旺是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走低、销售回落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精准研判重引导。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和人口变动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全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应现状,科学制订房地产发展政策措施,有效引导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二)把握节奏重调控。在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情况下,把稳土地供应和房源投放的节奏,避免市场波动,促进行业平稳发展。针对全市商业航天城、高铁新城、中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统筹布局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房地产发展。结合市场改善型需求,合理调整高端、中低端住房和保障房建设与供应比例,满足市场需求。

 

  (三)统筹资源强监管。统筹住建局、自然资源局、金融等部门力量,加大信息共享、风险防范、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力度,提升土地供应、商品房预售、不动产登记与管理等方面信息透明力度;对违规销售、恶意炒作等扰乱市场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稳定。加强行业协会的指导,引导行业经营者提高自律,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