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西乡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聚焦脱贫攻坚,着力追赶超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农业生产运行平稳,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一、全年农村经济形势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41.74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21.23亿元,同比增长7.9%;林业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5.2%;牧业产值16.93亿元,同比增长-1.9%;渔业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1.2%。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6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增加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8%;林业增加值0.65亿元,同比增长15.1%;牧业增加值9.42亿元,同比增长-1.9%;渔业增加值0.62亿元,同比增长10.1%。
(二)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一是粮油生产总体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9.75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2.33万吨,增长4.5%,其中:油菜籽产量2万吨,增长3.85%。二是蔬菜及食用菌持续增长。2019年蔬菜种植面积8.07万亩,蔬菜产量11.49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56%、6.52%,其中:食用菌产量0.68万吨,增长15.59%。;三是园林水果稳步发展。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94万亩,水果产量0.76万吨,增长7.2%。四是茶叶产业持续向好。茶叶面积稳步增长,成为西乡县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支柱产业。茶叶发展面积33.07万亩,总产量1.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38%、8.75%;五是中药材产业势头良好。201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1万亩,中药材产量0.59万吨,增长31.7%。
(三)畜牧业生产稳中有降。2019年,全县生猪、羊生产保持稳中有降,生猪生产受“非洲猪瘟”影响明显下降。生猪出栏45.42万头,牛出栏1.2万头,羊出栏4万只,家禽出栏50.21万只;肉类总产量3.7万吨,下降3.1%,其中:猪肉3.38万吨,下降3.8%。
(四)林业、渔业生产较快发展。2019年,全县林业、渔业发展稳中有进,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分别实现林、渔业总产值1.06亿元、1.09亿元,同比增长15.2%、10.2%。其中渔业养殖结构逐步优化,水产品产量达0.65万吨,同比增长2.33%。
(五)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0元,增长10%。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费用居高不下,同时柴油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农用手工工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种植成本。由于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压缩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抵消了农民从惠农政策中得到的实惠,农民增收难度增加。
(二)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深度发展。由于脱贫攻坚各项惠农资金对全县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但农业面广、基础差,历史欠帐多,水利设施、灌溉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仍存较大不足,影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粮食比较效益低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粮食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生产成本刚性上升,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稳定粮食生产难度增大。粮食种植成本偏高,化肥、农药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人工费、机耕机播等农机费用逐年攀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三、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发挥区域生产优势,积极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生产向无公害、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
(二)部分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行有利于激发农民种养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为保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一定要注意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出现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的问题。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在加大特色产业开发力度的同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田间管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做好农户种养意向的科学指导,避免“粮贱伤农”等情况出现。及时为农户和企业提供产品供需、价格变化等市场信息,做好农产品销售服务、搞好运力协调工作。
(三)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电商从农村到镇(办)的物流体系建设。发展电商产业园,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以“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和茶叶、蜂蜜、核桃、腊肉等特色产品为抓手,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四)加强培训,力求实效。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的力度,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有效破解农民增收瓶颈,增强城镇对农村的支撑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