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汉中经济面对下行压力,坚持加快服务业发展不动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规上服务业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一、主要特点
(一)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企稳回升。1-11月,全市320户规上服务业单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8.67亿元,同比增速6.7%。其中:105户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增速18.4%,增速位居全省第2名,仅次于西安市。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减缓4.6、5.2个百分点。从运行趋势看,全年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总体呈现1-7月稳步发展,第三季度触底,四季度逐渐回升的态势。
(二)行业普遍呈增长态势。1-11月,全市规上服务业27个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均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其中:营业收入增速居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社会工作、租赁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教育,实现营业收入增速分别是61.2%、50.8%、38.8%、38.7%和31.8%。
(三)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服务业对于稳定就业、改善民生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019年,全市规上服务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31964人,同比增长5.3%。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15.80亿元,同比增长10.0%。人均月薪酬4493元。
二、导致今年服务业冲高回落的原因
(一)重点行业支撑力度不足。一是电信业持续走低。受国家提速降费政策影响,1-11月,三大电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4亿元,同比下降1.9%,影响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二是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受出行方式多样化的影响,1-11月,41户道路运输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7.15亿元,同比下降4.1%,影响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
(二)企业成本支出较快。1-11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单位营业成本合计44.10亿元,增长7.9%,较营业收入增速高1.2个百分点。三项费用支出合计11.40亿元,增长1.6%,其中:管理费用7.01亿元,增长5.9%。受人力成本、物业租金等因素持续增加的影响,企业三项费用支出逐月增长,导致效益水平下降,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1-11月,规上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42.17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为71.9%,同比增长1.4%,增速比规上服务业低5.3个百分点,影响规上服务业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规上服务业企业调研走访。针对重点企业,要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研究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成果,引导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提升企业经营和管理质量,优化企业固定资产处置,形成稳定向上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资产质量和项目的盈利能力。
(二)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应着力在“降成本”上下功夫。建议相关部门要简化各项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不断完善各项优惠和信贷措施,给中小企业和新兴行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动力。
(三)促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出台一些优惠、鼓励、支撑政策,促进发展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促进全市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