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铜川:企业数量增加 产值较快增长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铜川:企业数量增加 产值较快增长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3-12 16:52
字号:
打印

  2019年,在陕西建工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和铜川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市内企业以及绿通园艺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隧道工程公司、中铁建大桥局第三公司等外地建筑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建筑业产值实现了快速增长,有力的带动了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建筑业市场运行的特点

 

  (一)市内企业数量增加。2019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23户,同比减少2户。其中市内54户,增加6户,占全市企业的43.9%;市外69户,较少8户,占全市企业的56.1%

 

 

  (二)市内产值快速增长。2019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87.21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市内产值50.55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全市产值的58%。市外产值36.66亿元,同比下降1.4%,占全市产值的42%。市内产值占比过半,支撑全市产值快速增长。

 

 

  市内产值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本年新开工面积多,如陕西建工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铜川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铜川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年新开工面积多,施工产值明显增加。二是完成去年结转工程量多。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和陕西煤化机电安装有限公司去年年底在陕北承揽多个大工程,在本年二、三季度完成上年结转工程量大。市外产值增速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铁十八局隧道工程公司实施的合铜高速铜川段工程、绿通园艺有限公司施工的青岗岭区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等大工程拉动。

 

  (三)建筑工程产值为主导。2019年市内建筑企业实现建筑工程产值41.6亿元,占市内产值的82.3%。安装工程产值5.89亿元,占11.7%。其他产值完成3.06亿元,占6%

 

 

  (三)房屋建筑施工规模加大。2019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458.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9%。其中,新开工面积138.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陕西煤炭建设公司、陕西建工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铜川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铜川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开工面积92.6万平方米,占全市的66.8%。竣工产值16.5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

 

  (四)结转合同占比大。2019年,全市市内资质以内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额为9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46.55亿元,同比增长19.2%,占签订合同额的48.7%;本年新签合同额49.14亿元,同比下降6%,占签订合同额的51.3%

 

  (五)市内新增企业规模偏小。2019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达到54户,比上年同期新增6户,增长12.5%。新入库6户企业中资质等级为2级的2户、且产值过千万元的仅一户,资质等级为3级的4户、且2户无施工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企业少、新增企业规模偏小。2019年,全市54户建筑企业中,产值过5亿元的仅有陕西铜川煤矿建设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等2户企业,产值占全市的41%,其余52户产值占59%。新入库7户企业中资质等级为2级的2户、且产值过千万元的仅一户,资质等级为3级的5户、且3户无施工活动。

 

  二是结转合同占比大、新签订合同额下降。2019年,全市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额9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46.55亿元,同比增长19.2%,占签订合同额的48.7%;本年新签合同额49.14亿元,同比下降6%,占签订合同额的51.3%。结转合同额较大、新签合同额下降意味着企业“吃老本”现象比较明显、新增施工合同不足,后期发展持续性、稳定性不牢固。

 

  三是区县发展不均衡。从比重看,王益区和新区产值分别占全市的40.7%40%;其余三个区县合计占全市的19.3%。从增速看,除新区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外,其余区县增速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市。

 

 

  三、几点建议

 

  一是稳基础。重点加大对十四建、陕煤建司这两户企业的扶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稳定全市建筑业基础。积极跟进二建司、陕煤化机电安装有限公司、耀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建司等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提质增效、加快发展。

 

  二是重新增。加大对市内企业摸排,对接近统计标准的建筑企业,建立预备库,动态管理、及时监测,达标后及时申报入统,扩大企业数量。

 

  三是助成长。对新入库建筑业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在入库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公共建设项目招标时同等条件可优先入选,“扶上马、送一程”。

 

  四是重激励。对全市贡献较大、年纳税达到一定额度的建筑企业,予以资金奖励,以表彰其为全市发展做的贡献。

 

  五是提资质。鼓励支持十四建等重点企业成为特级资质企业,扩大其域内外工程建设能力,引领行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