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汉中:消费品市场运行稳 后续增长基础弱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汉中:消费品市场运行稳 后续增长基础弱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0-03-09 14:00
字号:
打印

  2019年,汉中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稳增长扩消费决策部署,及时出台扩消费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流通体系建设,持续扩大文化旅游消费,促进了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5亿元,同比增长9.2%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一)市场总体平稳,限额以上单位增速趋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增长9.9%,消费品市场实现首季开门红。上半年增长9.9%,前三季度增长9.5%,全年增长9.2%,总体平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1.35亿元,增速由1-2月的12.0%回落至1-12月的6.1%,回落5.9个百分点,增速趋缓。

 

  (二)城乡市场稳步发展,乡村市场更活跃。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2.1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5%,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0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5%,增长9.6%,增速高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三)餐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44.30亿元,增长8.3%;餐饮收入67.95亿元,增长15.3%,增速较商品零售额快7.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62亿元,增长11.4%,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5.6个百分点。在旅游活动带动下,限额以上旅游饭店实现餐饮收入2.80亿元,增长12.7%

 

  (四)消费升级类和吃用类商品零售额稳步提升。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商品结构看,一是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1%17.9%,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0.126.1个百分点。二是吃用类商品增长稳中有升,限额以上单位吃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2%。其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分别增长10.2%17.3%,继续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烟酒类商品增长19.0%,增速比上年加快5.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商品增长12.6%,加快7.1个百分点。

 

  二、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和市场政策措施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一)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奠定消费基础。2018年汉中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与生产总值增速持平;2019年,汉中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增速快于生产总值3.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为居民消费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脱贫攻坚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消费潜力释放。2019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措施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消费能力提升。2019年,汉中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高1.9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2.96:1,较上年缩小0.05。同时,乡村市场体系和农村地区消费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快了农村消费潜力释放。1-12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9%,增速高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8个百分点。

 

  (三)文化旅游活动持续开展带动消费。2019年,汉中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文化旅游活动亮点纷呈。1月下旬到2月中旬,举办中国味、汉风年主题活动,推出系列新产品、新服务;3月,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西乡樱桃花节和洋县梨花节人气爆棚4月天汉大地处处香花盛开,游人如织,人海如潮;5月、6月汉中天气温暖舒适,游客不断;79月,留坝、佛坪等山区县旅游市场火爆;10月国庆黄金周,又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旅游市场较往年更为火热;1112月,兴汉胜境、汉中博物馆、武侯祠等两汉三国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汉文化爱好者参观、浏览。旅游活动带来的大量游客在全市吃、住、行、游、购、娱,活跃了消费品市场。

 

  (四)贸易市场主体积极转型升级稳增长。为应对网上零售等新模式对实体店零售的冲击,全市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并加大了促销力度。2019年,包括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在内的限额以上单位实体店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超市和便利店零售额分别增长13.5%17.3%,增速比实体零售平均增速分别快7.0个和10.8个百分点。

 

  (五)稳增长扩消费政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20194季度以来,汉中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抓好当前稳增长工作的实施意见》《汉中市稳外贸扩消费16条措施》,提出扩大农特产品消费、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等10条具体的扩消费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活力。1115日,汉中新城吾悦广场开业,盛况空前。

 

  三、限额以上单位增长基础仍然不够牢固

 

  (一)重点商品零售额增速不同程度回落。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1个百分点的16类商品中,占比前6位的商品类增速均较上年同期不同程度回落。占比11.1%的石油及制品类下降4.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8.8个百分点;占比8.2%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2%,回落14.3个百分点;占比7.2%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3%,回落4.7个百分点;占比6.8%的中西药品类增长7.5%,回落15.3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受油价波动、市场竞争影响,增长难度大;中西药品类商品受市场同质化竞争影响,保持较快增长难。

 

  (二)汽车消费下行压力较大。受本地市场保有量不断提高、用车成本增加、国五车型滞销和国六车型因厂家发货不及时导致货源不足等多因素叠加影响,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2.4%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12月增长2.4%,低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7个百分点。201912月全市已经停业、歇业的限额以上汽车零售企业达到12户,占限额以上汽车零售企业的19%,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短期内还将持续。

 

  (三)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发展相对缓慢。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及网购用户数量的增多,全国网上零售持续较快发展。但与全国和陕西省网上零售快速增长情况相比,汉中市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增速偏低。2019年,汉中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5.83亿元,增长7.0%,增速低于陕西省12.6个百分点。

 

  (四)部分限额以上企业经营较困难。68户限额以上企业销售(营业)额连续两年增速低于5%,占限额以上企业数的9.1%,其中,30户限额以上企业销售(营业)额连续两年下降。受同类型新开业企业分流顾客影响,星级住宿企业增速偏低,21户星级住宿企业1-12月营业额仅增长3.5%,增速低于限额以上住宿业4.1个百分点。

 

  四、多举措增强消费品市场发展后劲

 

  (一)狠抓限额以上单位培育。面向所有存在实物商品销售的行业,培育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紧盯市场人气旺的酒店、餐饮集中区域,培育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综合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措施,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贸易市场主体申报入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将符合标准的贸易单位申报入库,及时展现消费品市场新亮点,用增量弥补存量不足。

 

  (二)进一步加大本地特色产品推广力度。鼓励支持传统零售企业采取体验式消费、差异化竞争、品牌化推广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以积极应对网络零售挑战。加强各类市场营销人才引进,通过举办论坛、比赛、展会等多种方式,营造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开展营销策划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市特色产品市场认可度。加强组织引导,支持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拓宽商品销售渠道。

 

  (三)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溯体系,确保消费安全;加强对食品价格尤其是食品价格中的猪肉价格的监测,保障市场供应;密切关注石油、汽车等重点商品销售情况,完善投诉、争端解决机制,促进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全市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市民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内不断增强本地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体验感,对外使外地消费者愿意来、留得住、放心消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