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持续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促投资各项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扭住不放、持续用力,先后密集召开了稳投资、稳工业、促消费等多项会议,积极落实稳增长各项任务,力促经济止滑回升,稳增长工作取得积极变化。投资降幅收窄,先行指标稳步增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主要指标初步达到了预期。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总量837.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比前三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年初步预计提升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76.91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356.90亿元,增长4.3%。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从生产方面看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9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产业脱贫,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宜居富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呈现持续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07亿元,增长4.7%,增加值109.14亿元,增长4.9%。粮食生产稳中略降,粮食总产量49.15万吨,下降1.8%。畜牧生产稳中趋缓。随着环保治理力度加大,以及非洲猪瘟疫和生猪生产周期的影响,散户及小规模户退出效应显现,生猪存出栏量同比下降。四季度末生猪存栏53.79万头,同比下降4.5%,出栏23.65万头,同比下降10.43%。猪肉产量1.84万吨,同比下降11.6%。
工业生产稳中放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6.28亿元,增长10.2%,增速较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3.96亿元,增长8.0%,增速较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增速有所加快。1-12月,全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097.3亿元,增长10.8%,增速与1-9月持平,其中现代材料完成产值增长10.6%,现代医药完成产值增长19.1%,绿色食品完成产值增长5.3%。
建筑业生产增长放缓。2019年,由于受固定资产投资减缓的影响,全市建筑业生产发展缓慢,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减缓。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2.3%,较前三季度回落7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领域看
投资降幅逐月收窄。2019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1-2月下降8.2%,上半年下降3.1%,1-9月下降2.4%,1-12月下降1%,降幅较1-10月缩小1.2个百分点。
一是投资结构逐步趋优。一产投资下降,二产和三产扭负为正。1-12月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8.7%,但降幅收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0.5%和1.2%,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到64.8%,结构趋优。
二是房地产投资依然高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完成27.38亿元,增长23.1%,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4.1个百分点,连续八个月保持在18%以上的增速。全市房地产项目同比增长8.5%,其中,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2%,有力地支撑了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
三是工业投资增速转正,民间投资降幅收窄。2019年以来,民间投资和工业投资均呈负增长态势,8月以后降幅逐月收窄。1-12月工业投资增长0.5%,增速比1-9月份提高2.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1.7%,降幅比1-9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依然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67亿元,增长7.3%,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9.38亿元,增速2.5%,增速逐月呈回落态势,较1-3月、1-6月和1-9月分别回落6.9、3.1和2.1个百分点。
分地域看,乡村零售增速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零售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增长9.7%,快于城镇3.2个百分点。
分形态看,餐饮收入及商品零售增速加快。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增长11.1%,商品零售增长6.9%,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9和2.5个百分点。
旅游发展良好。全市接待游客6556.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0.26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6.0%。
(三)从质量效益看
企业利润下降。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7.5亿元,增长6.0%,利润总额62.1亿元,下降5.3%,税金总额40.3亿元,增长13.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88.17元,同比增加0.58元。亏损企业16家,比去年同期持平。
财政增收困难。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9.14亿元,下降6.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96亿元,下降4%,比1-9月份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全市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8.57亿元,增长22.9%。
信贷规模稳增。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39.49亿元,增长7.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72.47亿元,增速12.2%。
(四)从运行环境看
先行指标趋稳。全年全社会用电45.28亿千瓦时,增长6.57%。工业用电量24.43亿千瓦时,增长6.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公路客货周转量增长3.3%。八项支出增长12.2%,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2.2%,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稳定。截止12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16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450人,实现转移就业劳动力45.65万人。
市场活力增强。2019年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11209户,累计达到84525户;新登记私营企业3126户,累计达到14302户;全市新增入库“五上”企业88个,新增投资在建项目83个。
二、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增长乏力。2019年以来我市经济受大环境影响,前三季度经济持续下滑,四季度止滑回升,全年GDP增速达到5.3%。但和省考目标任务相差2.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支撑经济增长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批零住餐等多项指标增速大幅回落。我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一矿独大问题突出,规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工业困难增多。多年来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都是双位数增长,增速均在15%以上,2019年工业增速大幅回落,月度增速均处在8%-9%之间,全年增长8.0%,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工业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靠,难以带动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停产企业由上月的34家增加到40家,半停产企业由18家增加到57家,减产企业25家增加到50家;二是部分重点企业生产下滑。中美贸易战和国际大环境影响,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进出口为主,国际光伏市场疲软,产品无销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品价格下降,导致生产出现大幅度回落;三是矿产类企业由于资源不足、矿品位差导致订单减少,产值下降。洛南县永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柞水县御石矿业有限公司、陕西华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天合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过亿企业产值下降;四是部分产品产业链短,市场趋于饱和,拓展空间狭小。陕西荔鼎木塑型材研发有限责任公司、洛南县嘉恒塑料有限公司所代表的塑料行业、豆制品、砖、农药等行业都是市场需求不足。
(三)项目储备不足。2019年从2月份开始投资增速均呈负增长,2月份投资下降8.4%,后半年降幅逐月收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主要原因:一是新开工项目减少,竣工项目增多。1-12月全市新开工项目400个,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下降30.6%,较11月份降幅缩小3.3个百分点。全部投产项目576个,占施工项目总个数的57.4%,较11月份提高了7.9个百分点;二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随着去年山柞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2019年的市级重点项目普遍数量少、体量小。新策划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招商落地尚有一个过程,投资企稳回升难度较大;三是基础设施投资融资难。随着政府融资政策的全面收紧和政府债务清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投资严重受限。同时国省道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小型水库等传统基础设施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获得中央预算投资和地方债资金支持的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需求。
(四)资质企业偏少。全市规模大的资质建筑企业太少,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只有5家,占建筑业一套表单位的比例为4.7%,二级资质43家,占比为41%,三级资质60家,占比54.3%。近几年来,由于缺乏大的房地产项目、交通项目和市政项目等,全市投资增速由高速增长变为负增长,我市建筑企业承揽的工程逐步减少。同时,因本地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偏低,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资源有限,竞争力弱,外来建筑企业强势揽活,我市在招投标中难以承揽项目,导致本地建筑业经营不佳。
(五)消费增速趋缓。2019年以来省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回落,均比去年同期回落幅度较大。一季度增长8.5%,上半年增长7.9%,前三季度增长7.6%,全年增长7.3%。主要是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处于低位运行,增速从2月份的10.3%逐月回落,1-12月仅增长2.5%,是多年来的新低,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主要原因:一是24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中43家企业出现下降趋势,下降企业占比达到18%;二是限上商品零售27个类值中,当月就有13个类值是下降的,占比高达48%,支撑限上增长的汽车销售当月下降19.7%,累计下降31.0%,机电设备类当月下降28.4%,累计下降15.8%,石油制品类当月下降27.7%,累计仅增长2.3%,大类消费支撑力度不断减弱;三是批零住餐行业中退出的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带来很大的压力。退出的15家企业中销售汽车的企业和超市相对较多,还有两个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这些企业的退出将对零售额增长带来一定压力。
三、对一季度“开门红”的建议
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运行中出现新变化、新问题,实体经济目前受到一定冲击,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全市上下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把稳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指标上再挖潜,在工作上求实效,全力推进各项政策实施和市委“四个清单”落实,推动经济止跌企稳、向好发展,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强抓政策落实,持续精准发力。全市制定工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业高质量发展“14条”》、《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商洛市稳投资工作行动方案》,推动稳投资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落实国有景区门票下调优惠政策,加快金台山等高A级景区和漫川关、牛背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出台《关于促进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节年度主题等活动开展。执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市经济稳步向好持续发展。
(二)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一是继续发挥稳投资专班作用,落实落细稳投资各项工作,制定2020年稳投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加强统筹调度,确保专班工作责任落实、措施落地。加强投资形势分析研判,针对难点堵点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深入开展问题项目整改整治专项行动,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完成整改整治任务。二是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冬防期政策执行与项目建设的统筹推进,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2019年新定的190个市级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跟踪督办,每月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对进度滞后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其赶超进度,确保形成更多新的投资增量。三是加强项目策划储备。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在交通基础设施、现代材料、生物医药、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省计划盘子。
(三)稳定工业发展,确保产值增长。在年度计划建设的40个工业企业项目中,力争五洲公司高端钒产业园、秦枫矿业公司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山阳高新区创投公司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等33个项目开工建设。制定复工复产9工业项目和骨干工业企业计划,提前下达年度生产任务,落实“百人包百企”帮扶措施,继续帮助重点企业做好纾困基金争取工作。加大重点用能企业直供电争取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四)深挖需求潜力,促进市场消费。在春节、元宵节前后,组织举办“最美评选”营销、“商洛约你过大年”及“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加快推进“智游商洛”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商洛高A级景区品质。筹办商洛“秦岭山地农产网上行”展会、新春年货购物节等促销活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活动成效显著的县区给予支持。各县区要开展各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办好年货购物节,鼓励发展夜间经济。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依托春节效应扩大农副产品销售。
(五)紧抓企业培育,确保应统尽统。狠抓培育“一套表”纳规入统企业,要扩大数量,提高质量。一要提高“五上”单位对反映经济总量和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部门行政登记资料和四经普资料,梳理达规企业名单,及时组织申报纳统;二要建立“准规模”企业名单,对有资质有潜力的企业重点关注,扶持培育,做好统计服务,应统尽统(如下表);三要针对部分准“规上”企业不愿意申报的现状,各相关部门要通过行政手段,加强服务和宣传,提高企业入库的积极性,动员达标企业按要求及时申报入库,真实全面反映辖区经济发展情况(具体企业名单已反馈给各县区和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