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榆林煤矿停产整顿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榆林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更大”,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狠抓中省市各项政策贯彻落实,采取“三大行动”攻坚克难,榆林经济逐季攀升,圆满收官。
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136.28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1.1和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250.7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2690.3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1195.22亿元,增长5.8%。
一、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2019年,全市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愈加活跃。种植业方面,粮食、蔬菜、水果产量稳步增长,经济作物多品类发展;畜牧业方面,生猪产能下降,羊子产业发展良好,牛和家禽饲养量稳中有增,禽肉蛋奶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439.7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272.17亿元、10.81亿元、135.72亿元、2.54亿元,分别增长5.3%、16.4%、0.7%、4.2%。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8.6%。
二、工业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2019年,全市898户(含6户反馈)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4865.59亿元,同比增长8.3%,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加快11.0、4.7、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连续13年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加快13.6、8.9、3.9个百分点。
从门类看:采矿业完成产值2882.29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加快18.5、9.3、3.3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产值1484.93亿元,同比增长4.4%,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加快0.6、回落2.1、回落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498.37亿元,同比增长17.6%,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加快4.0、1.3、0.6个百分点。
主要能化产品生产加快。35类主要工业产品中,铁合金、原煤、天然气、精甲醇、发电量等22类产品产量保持正增长。其中,原煤产量累计46431万吨,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加快21.6、13.4、4.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提升
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增速居全省第一,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回落2.5、提升6.1、提升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6%,同比提升26.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9.7%,提升89.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2.6%,回落14.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30.7%,回落15.7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增速同比回落3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8%,提升2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9%,回落12.1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逐步回稳
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5.29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与二季度持平,较前三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4.73亿元,增长3.2%(可比口径)。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66.03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实现189.26亿元,增长7.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实现487.22亿元,增长6.9%;餐饮收入51.67亿元,增长17.0%。
从流通领域看,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平稳增长。2019年,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实现3034.83亿元,同比增长8.0%;零售业销售额实现987.17亿元,增长9.9%;住宿业营业额实现33.34亿元,增长7.1%;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83.13亿元,增长13.4%。
五、进出口大幅提升
2019年,全市进出口总值9.48亿元,同比增长29.0%,增速同比提升69.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18亿元,增长16.5%,提升97.1个百分点;出口8.30亿元,增长31.0%,提升42.3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7.112亿元,增长33.8%。
六、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926.72亿元,同比增长0.5%。地方财政收入405.63亿元,增长4.1%,其中各项税收354.97亿元,增长10.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7.5%;完成财政支出744.11亿元,增长14.7%。
七、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速回落
截止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75.7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环比回落1.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122.49亿元,增长2.1%,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环比回落3.3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19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3元,同比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04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6元,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56,较上年缩小0.04。
九、物价涨幅低于全国全省
201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长2.3%,涨幅低于全国和全省均为0.6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指数“七升一降”: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上涨5.3%、1.1%、2.1%、0.9%、0.6%、1.0%、1.2%;交通和运输类下降1.1%。
十、用电量增速环比提升
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22.74亿度,同比增长3.0%,增速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累计用电量264.07亿度,增长2.2%,增速同比回落10.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19年全市经济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年任务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且先行指标不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还需要戒骄戒躁,直面不足,在继续抓好“稳增长”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全力以赴调结构、促转型,推进能化产业高端化;提振消费;重点关注工业制造业、服务业、非公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全省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