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榆林市社会经济调查下发的关于2019年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的文件精神要求,米脂县统计局对全县符合标准的幼儿园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补充教师、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米脂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逐步提高。目前,全县共有独立幼儿园29所(公办园15所、民办园14所),在园幼儿数4874人,幼儿园教职工515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初步保障了适龄儿童都可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全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办园,使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大大提高。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了5所安全、适用的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2所独立园,改扩建3所。二是统筹规划,县城新建住宅区规划新建了2所幼儿园,均已修建完毕2020年便可投入使用。三是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行以奖代补,促进民办园改善办学条件。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对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不予安排主要教学工作的工作制度,并鼓励他们尽快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幼儿园长、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个人进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岗位培训。几年来,先后组织园长、骨干教师参加园培计划等各类培训学习。
(三)增加学前教育投入。县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018年全县对学前教育投入3053万元,2020年预计新建幼儿园2所,改扩建3所,预计所需投入资金500万元,全县幼儿园的园容园貌、设施设备将进一步改善。
(四)加大幼儿园监管力度。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幼儿园,对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对已举办的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实施公办幼儿园评估制度、民办幼儿园年检制度。对评估(年检)检查中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幼儿园下发整改通知书,凡不能按期整改到位的,认定评估(年检)为不合格,要求其停止招生,直至收回办学许可证。
(五)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幼儿科学保教宣传月活动,传播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加强幼儿教学研究,组织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全县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通过对学前教育的严格监管和大力的投入,学前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学前教育仍是全县各类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一)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目前全县没有达到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看护点78个,实际上是学前教育总量的缺口。全县村级小学附设园172所,基本上没有幼儿专任教师。
(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目前全县有公办园15所,民办园14所,民办园占比接近50%,且民办幼儿园的设施和教师配备相较公办园差距很大,公办园覆盖面不全,部分幼儿享受不到公办园的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全县公办幼儿园计划招生2200人,但达到适龄入学幼儿数4400人,有一半幼儿无法享受公办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仅为需求的1/2。
(三)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经费虽然列入财政预算,但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偏低,仅占比7%。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大部分公办园发展困难,镇中心幼儿园很难维持运转,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
(四)公办幼儿园核编困难、幼儿教师缺口大。由于省级没有核定幼儿教师编制数,县编办也没有统一核定全县幼儿教师编制数,全县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是296人,其中在编教师为136人,占比不足50%。未在编的教师工资少没有评优提拔等,不能享受与在编教师同等待遇,导致不在编教师工作没有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学前教育放到与义务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好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充分调动镇中心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学前教育资源。要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要重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利用农村闲置公共资源建设幼儿园的步伐,加大农村幼儿看护点的整改提升力度,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要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资本,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三)落实政府投入主体责任,多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提高全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占比,达到合理比例。根据全县实际,尽快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列入财政预算。
(四)加强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应科学核定全县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完善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管理。通过多种形式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金以及工资补助,努力解决幼儿园资金运转困难以及聘用教师流失问题。其次,完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等各类培训,建立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优化幼儿教师队伍结构。支持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幼儿教师的学历培训和进修,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