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宝鸡:乘风破浪逐梦行 蓝图绘就续新航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宝鸡:乘风破浪逐梦行 蓝图绘就续新航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12-04 09:00
字号:
打印

——西部大开发20周年宝鸡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999年开始,为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缩小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中央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宝鸡市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抢抓发展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经济发展加速,各行各业快速成长,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宝鸡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迅猛扩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年来,宝鸡市经济总量快速成长,不断实现量的跨越。199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178.60亿元,历时10余年,到2011年突破1000亿元,2018年宝鸡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65.16亿元,是1999年的12.7倍,期间年均增长12.2%,高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9年)年均增速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5022元增长到2018年的59988元,20年增长了10.9倍。图一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8年,宝鸡市地方财政收入87.76亿元,是1999年的11.4倍,期间年均增长13.6%;财政支出330.28亿元,是1999年的30.7倍,年均增长19.8%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13.47亿元,是1999年末的14倍,年均增长14.9%;贷款余额1554.94亿元,是1999年末的7.8倍,年均增长11.4%。图二

 

 

  非公经济快速成长。西部大开发以来,市场活力增强,非公企业增多,非公经济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东岭集团、育才集团、聚丰集团等一批本土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非公企业,成为引领宝鸡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宝鸡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55.9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1.0%,比1998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突破发展。2018年,宝鸡市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135.1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达到50.1%,比2004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县均生产总值126.12亿元,达到2004年的8.39倍,6县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元,其中凤翔县超过200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排名中,凤翔县2007年、2008年及2016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凤县2009-2016年连续八年蝉联全省十强县;岐山县2016-2017年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县。

 

  二、供给体系丰富多元,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农业科技大规模应用,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耕作方式逐渐普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同时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升级也促使种植业结构由以种植粮食为主向粮、果、蔬、及经济作物等多元化种植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2018年,宝鸡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9.25亿元,是1999年的6.56倍。

 

  供给体系丰富多元。2018年末,宝鸡市耕地面积440.64万亩,比1999年减少了77.37万亩。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实现了农产品供给体系的丰富和多元化。2018年,宝鸡市粮食播种面积453.45万亩,比1999年减少196.42万亩,粮食产量132.54万吨,比1999年减少9.4%,但粮食亩产比1999年提高29.9%。蔬菜产量140.17万吨,是1999年的2.86倍;园林水果产量120.36万吨,是1999年的3.27倍。肉类总产量10.39万吨,是1999年的1.14倍;奶类产量43.69万吨,是1999年的4.31倍。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用机械广泛流通,土地流转加速,培育出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逐步从传统、分散的家庭农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截止2018年末,宝鸡市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73个,其中国家级农业园区7个,省级农业园区43个,眉县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58户,其中国家级5户,省级58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164个,其中全国示范社31个,省级社138个,入社成员11.52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7.59万户;家庭农场达到1071个。

 

  三、工业实力突飞猛进,现代体系初步形成

 

  西部大开发20年,是宝鸡工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20年,20年来,宝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集群化发展和园区化承载“三大战略”,工业实力不断增强,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走出了宝鸡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道路。

 

  工业实力突飞猛进。199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2018年达到47.0%,占比提高5.1百分点。2018年末,宝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42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5500余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63.91亿元,达到1999年的14.2倍,期间年均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154.27亿元,达到1999年的25.5倍,年均增长23.8%。图三

 

 

  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通过20年的发展,宝鸡市初步形成了以宝钛、东岭等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涵盖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五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3%。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占比17.1%,能源化工产业占比28.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比15.2%,烟酒食品产业占比14.8%,钛及钛合金产业占比8.1%

 

  工业生产能力迅猛提升。2018年,宝鸡市原煤产量1102.85万吨,达到1999年的33.12倍;发电量143.86亿千瓦时,是1999年的12.11倍;卷烟产量62.42万箱,是1999年的1.40倍;白酒产量8.07万吨,是1999年的5.98倍;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28万台,是1999年的6.17倍;汽车产量20.75万辆,达到1999134.92倍。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成就斐然

 

  西部大开发20年来,宝鸡市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相继安排了一大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奠定了宝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宝鸡市累计实现到位资金约8000亿元,年度到位资金突破千亿元,达到1381亿元。引资质量不断提升,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近1200余个,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近百个。引进了吉利汽车、青岛啤酒、蒙牛乳业、海螺水泥、今麦郎、农夫山泉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为宝鸡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促进了宝鸡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项目建设成就斐然。二十年来,实施了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宝钛工业园、崔木煤矿、蒙牛工业园、眉县农夫山泉、吉利汽车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连霍高速改扩建、宝平高速、连霍高速宝鸡市区过境线等高速公路建设,西宝、宝兰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实施城市“东扩南移北上”发展战略,建成“四横十纵”的市域交通网,相继对经二路、金台大道、大庆路等城市主干道提升改造,建成蟠龙大桥、联盟路渭河大桥、植物园渭河大桥等一批渭河大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构筑了城市道路“东西畅、南北通”的交通格局,有效扩大了宝鸡城市框架和发展空间。2000-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3.8%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涌现出华厦、轩苑、聚丰、东岭等一批本土房地产开发公司,2018年末,宝鸡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43户。2000-2018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40.14亿元,年均增长22.0%,年度投资达到201.83亿元。

 

  五、消费市场走向繁荣,内外贸易发展迅速

 

  消费市场走向繁荣。20年来,商贸模式快速变化,消费市场走向繁荣,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网络营销异军突起,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形成。开元商城、高新天下汇、新东岭城市综合体等综合性购物中心先后建成运营,宝鸡的购物环境不断改善,商业中心不断拓展,商贸水平不断提升,今天的宝鸡已形成消费市场遍布城乡、流通网络四通八达、名优品牌应有尽有、消费内容丰富多元的商贸流通格局。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64.60亿元,是1999年的13.3倍,期间年均增长14.6%。图四

 

  旅游产业蓬勃兴起。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旅游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十年来,宝鸡市旅游业加快发展,法门寺、太白山旅游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8年末,宝鸡市各类旅游景区达到48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3个,3A级景区27个。接连成功举办了七届宝鸡文化旅游节,先后获得“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2011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最具旅游投资价值旅游市”“”015年度最具创意旅游休闲城市“”最中国美食城市“等称号。201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5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4.9倍和62.0倍,年均分别增长18.4%24.3%

 

  对外贸易快速扩张。西部大开发以来,经过20年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10多年来的发展,宝鸡市的外贸总量快速扩张,2018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3.43亿元,折合9.24亿美元,其中出口33.66亿元,折合4.90亿美元,分别是1999年的23.8倍和23.5倍,年均分别增长18.2%18.1%

 

  20年乘风破浪,20年砥砺奋进,今天的宝鸡,已成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而今,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两带一路“战略绘就宏伟蓝图,宝鸡,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四城“建设步伐,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