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工业效益整体向好 企业创利继续筑底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西安:工业效益整体向好 企业创利继续筑底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11-28 09:22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方针,加快实施企业减税降费,不断出台帮扶、促进、奖励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全市工业稳定平稳增长。西安市工业经济营收平稳、效益向好,但受整体市场需求不足、生产销售减速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承受考验。

 

  一、工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回升向好

 

  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8.2%,同比提高9.8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36.71万元/人,同比增长9.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2.0%,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3%,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2次,同比回落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5%,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5.9%,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产销率94.6%,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

 

  与上半年相比,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升了0.1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0.14万元/人,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0.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0.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持平;资产负债率回落0.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回落0.1个百分点;产销率提高0.6个百分点。

 

  (二)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4057.9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4.1个和2.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保持平稳趋缓态势。

 

  分门类看,制造业贡献拉动有力。采矿业营业收入62.70亿元,同比增长19.7%;制造业营业收入3768.50亿元,增长7.8%,拉动全市营业收入增长7.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8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226.8亿元,增长18.2%

 

  分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强。大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2.90亿元,增长10.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5.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6.6%;中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7.7亿元,增长11.5%,拉动全市增长2.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2.80亿元,同比增长3.3%,拉动全市增长0.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枝独秀。规上35个大类行业中,营业收入同比净增的有24个、持平2个、同比减少的9个,营业收入净增10亿元以上的行业12个,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62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唯一过百亿,达到121.70亿元,同比增长24.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6.90亿元,净增30.30亿元,增长17.2%;净增10亿元以上的12个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807.50亿元,占全市营业收入的69.2%,对全市营业收入的贡献率为98.9%,拉动全市营业收入增长8.4个百分点。

 

1-9月规上工业分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

 

  (三)供给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企业成本下降。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94元,同比减少0.01元,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减少1.09元和0.29元;

 

  杠杆率降低。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3%,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降低1.2个和1.0个百分点。

 

  (四)企业亏损面有所下降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0家,亏损企业达到404家,亏损面为26.8%,比上半年减少1.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业亏损面下降11.9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1.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扩大7.8个百分点。

 

  二、多因素挤压工业企业利润空间

 

  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持续下滑,企业盈利空间不断收缩。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09.20亿元,同比下降14.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6.4个百分点,比年初1-2月增速回落10.6个百分点,已连续第8个月呈下降态势,降幅不断扩大。

 

  (一)外资企业利润降幅较大

 

  分经济类型看,1-9月,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70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9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利润总额57.50亿元,同比下降43.7%,拉低全市21.9个百分点。

 

  (二)支柱行业利润退坡幅度大

 

  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5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利润增长,5个持平,12个下降。利润总额同比净减最大的3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净减38.60亿元,汽车制造业净减4.80亿元,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净减2.80亿元;这3个行业合计实现利润93.8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44.8%3个行业利润净减46.20亿元,占全市利润净减总额的133.1%

 

  三、后期研判及建议

 

  不利因素看,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加剧,整体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明显放缓。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0%,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放缓7.6个和3.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放缓4.0个和6.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持续减速下,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利润下滑还将持续。

 

  有利因素看,各项减税降费促增长政策的实施,工业企业税费负担有所下降,扭亏创利动能提升。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四项费用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低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3.5个百分点;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半年放缓2.0个百分点。另外,随着重点企业政府政策扶持资金的到位,四季度工业利润有望提升。

 

  措施建议:一是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激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二是深入推进工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型。推广高端产品制造,逐步化解淘汰落后产品产能。扶持高端产品、先进制造产业扩大生产,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和创利水平。三是持续有效推进减税降费政策。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增强企业信心,鼓舞企业扩大生产,有力推动工业经济效益企稳向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