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汉中:消费品市场稳中趋缓 发展动力亟需加强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汉中:消费品市场稳中趋缓 发展动力亟需加强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11-27 09:04
字号:
打印

  1-10月,汉中市限额以上单位(简称限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7.78亿元,增长8.2%,增速分别较1-6月、1-9月回落2.9个、0.5个百分点,其中,8月、9月、10月增速均低于5%,消费品市场稳中趋缓,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消费品市场发展动力。

 

 

  一、运行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今年以来,在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回落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二)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加快实施,农村居民稳步增长,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1-10月,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0%,增速高出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8个百分点,比城镇市场快5.2个百分点。

 

  (三)餐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按消费类型分,限上单位餐饮收入10.67亿元,增长12.4%,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4.4个百分点。在旅游活动带动下,限额以上旅游饭店实现餐饮收入2.15亿元,增长13.3%

 

  二、存在问题

 

  (一)多数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1-10月,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1.5个百分点的14类商品中,汽车、石油及制品、家电、家具等10类商品增速较1-9月回落。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分别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22.7%11.7%,增速分别为6.3%-2.9%,分别较1-9月回落0.7个、0.8个百分点,对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下拉作用明显。

 

  (二)批零住餐四个行业销售(营业)额增速放缓。1-10月,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分别增长9.2%8.8%9.7%,增速分别较1-9月回落1.2个、0.2个和0.7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7%,增速与1-9月持平。从重点行业看,一是受成品油价格走低、铁路专线改造等影响,石油及制品批发业销售额1-10月增长11.6%,增速较1-9月回落1.3个百分点,后期增长难度加大。二是受本地市场保有量不断提高、用车成本增加等多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回落态势明显,54户汽车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8.0%,增速较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三是受同类型新开业企业分流顾客影响,星级住宿企业增速偏低,21户星级住宿企业营业额仅增长4.2%,增速较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

 

  (三)6个县区增速回落,4个县区增速低于全市。1-10月,全市有6个县区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1-9月回落,其中,城固县回落5.8个百分点,洋县和佛坪县均回落0.7个百分点,勉县回落0.6个百分点,汉台区回落0.3个百分点,留坝县回落0.2个百分点。汉台区、城固县、略阳县和佛坪县增速低于全市。

 

  (四)部分企业经营较困难。31户限上企业销售(营业)额连续两年下降(批发业企业2户;零售业企业18户;住宿业企业3户;餐饮业企业8户)。从重点企业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各前20家企业的销售(营业)额增速分别较1-9月回落1.2个、0.3个、0.1个、0.8个百分点,对限上贸易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渐减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营销策划,提高特色产品市场认可度。鼓励支持传统零售企业采取体验式消费、差异化竞争、品牌化推广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以积极应对网络零售挑战。加强各类市场营销人才引进,通过举办论坛、比赛、展会等多种方式,培养锻炼营销人才,营造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开展营销策划的浓厚氛围,提高全市特色产品市场认可度。

 

  (二)推进融合发展,增强消费吸引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步提高实物商品供给和服务供给能力,做大做强旅游消费市场,促使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市加速汇集流动,增强消费吸引力,激发市场活力。

 

  (三)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挖掘消费潜力。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在规划设计上加强大数据的运用,着力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功能。积极借鉴智库、科研院校研究成果,精准分析消费市场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提高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促进本地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四)完善监管服务,维护消费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品市场环境,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溯体系,确保消费安全;加强对食品价格尤其是食品价格中的猪肉价格的监测,保障市场供应;密切关注石油、汽车等重点商品销售情况,完善投诉、争端解决机制,促进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