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榆林与鄂尔多斯消费
受相似矿产资源及相近地理位置的影响,榆林与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可比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鄂尔多斯社会经济发展显著,有诸多经验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现对榆林与鄂尔多斯消费品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一、与“鄂”对比找差距
(一)社零总额差距逐年缩小
2018年榆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11亿元,同比增长10.1%。鄂尔多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4亿元,同比增长6.3%。
2019年上半年榆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16亿元,同比增长8.0%。鄂尔多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3亿元,同比增长3.3%。
但随着榆林经济的发展,榆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鄂尔多斯差距正逐年缩小,由2013年的255.19亿元缩减至2018年的188.29亿元。
(二)限上消费品市场比重高于鄂市
2018年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36.70亿元,占社零总额46%,同比增长7.5%。鄂尔多斯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79.7亿元,占社零总额25.6%,同比下降1.0%。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比鄂尔多斯高20.4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5.17亿元,占社零总额40.6%,同比增长7.0%。鄂尔多斯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9.3亿元,占社零总额24.3%,同比下降0.1%。榆林限上比重下降至40.6%,仍较鄂尔多斯高16.3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2018年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个百分点,比鄂尔多斯高3.2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比鄂尔多斯高2.85个百分点。
(三)支柱行业类同
榆林消费品市场支柱行业为汽车和石油业,由下表中可以看出,2018年榆林限额以上汽车和石油业单位150户,占限上单位数量26.3%,比鄂尔多斯高8.3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123.4亿元,比鄂尔多斯少9.1亿元,其中石油类零售额比鄂尔多斯少8.1亿元。
2019年上半年榆林限额以上汽车和石油业单位151户,占限上单位数量26.4%,比鄂尔多斯高4.3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60.7亿元,比鄂尔多斯多3.8亿元,其中石油类零售额则比鄂尔多斯少4.7亿元。
限额以上汽车业在单位数量、零售额、增长速度以及户均零售额等方面,榆林均优于鄂尔多斯。同时,榆林限额以上石油业实现的零售额以及户均零售额低于鄂尔多斯,但其单位数量和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上,榆林优于鄂尔多斯,说明榆林限上石油业单位企业规模小、单位数量多、增长速度较快,带动我市石油行业快速发展。
二、以“鄂”为镜补短板
2018年榆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鄂尔多斯少188.3亿元,增速上看,榆林增长速度比鄂尔多斯快3.8个百分点,为了实现对鄂尔多斯的追赶超越,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限上比重保持合理区间
在经济活跃时期,限上比重较大的地区,限上企业能快速拉动社零总额增长。而在经济下行时期,限下比重较大的地区,依靠限下的大比重和稳定增速,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增长奠定了基础。
2018年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比重和增长速度分别比鄂尔多斯高20.4和8.2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榆林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比重和增长速度分别比鄂尔多斯高16.3和7.1个百分点,使得2018年-2019年上半年榆林限上消费品市场拉动率始终高于鄂尔多斯3个百分点左右。但与陕西省内其他地市比较,榆林限上比重比全省低14.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九位,比全省第一位的宝鸡低21.2个百分点。
榆林仍需积极培育限上企业,继续壮大限上企业数量和扩大限上比重,同时在经济普查年份,夯实经普数据,使得限上比重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发挥其对社零总额的拉动作用。
(二)调整消费品市场行业结构
榆林与鄂尔多斯市相似,消费市场支柱行业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且传统支柱行业汽车和石油受煤炭产业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不同的是鄂尔多斯石油类单位企业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高,并且鄂尔多斯消费升级类商品,如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通讯器材类、书报杂志类商品增长速度均高于榆林。从单位数量看鄂尔多斯市场结构优于榆林,多种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有助于鄂尔多斯抗风险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榆林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延深,促使我市消费品市场从单一的、缺乏创新的市场结构向更有活力、多元化发展,以此来抵御市场结构单一带来的高风险,确保榆林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