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对外经济迈上新台阶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西安:对外经济迈上新台阶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10-10 09:00
字号:
打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安对外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紧紧抓住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锐意进取、奋力赶超,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实现了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吸收国内外投资快速发展,自贸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西安对外经济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是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1978年以后,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扩大对外贸易是对外开放的主要经济形式,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西安对外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85年,对外经济孕育发展。国门的打开,为西安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50年代西安的外贸公司主要担负给口岸外贸公司提供板栗、皮张、肠衣、猪鬃等农副产品和少量的轻纺织品,年出口供货值由1950年的10万元,发展到1985年的4.55亿元。1979-1983年,西安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及港澳地区的外商洽谈经济合作,签订多批来料加工等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从1983年起步,当年外商直接投资为8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的合同额和营业额仅为几万美元。

 

  第二阶段:1986-1994年,对外贸易快速发展。1986年,国家批准西安市对外贸易经济计划单列,机构设置日趋完善,陆续成立了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品、轻工业品、工艺品、五金矿产、机械、医疗保健品、设备、外运等10个专业外贸、工贸公司。1987年正式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当年完成地区进出口总值1.36亿美元。19927月,国务院批准西安为内陆开放城市,拉开了西安外向型经济的序幕。1994年,西安被批准为全国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制定和实施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方案和20个配套方案。1987-1994年,西安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33.9%1986-199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3.8%

 

  第三阶段:1995-2012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01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战略推进阶段,西安成为第三个国家明确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先后获批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乘着“东风”,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加大招商引资,大量增开国际航线,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10年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

 

  第四阶段:从2013年至今,对外开放进入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立足优势,抢抓机遇,扩大开放。“西安港”成为我国首个获批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每周三班常态化运营,开通西安至阿姆斯特丹(长安号)国际货运航班,西安成为陕西自贸区核心区。20143月,西安正式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2017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后,西安区域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基本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新模式;2018年,西安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二、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环节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铁路和航空物流功能快速提升,使得西安市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1987年西安开放口岸时,地区进出口总值仅为1.36亿美元;2010年西安市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2014年突破1000亿元。20174月,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后,西安区域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直接带动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18年,西安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为3303.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出口达到1957.17亿元,增长26.1%,进口1346.07亿元,增长35.6%。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拓宽了市场,增加了财税收入,扩大了劳动就业,推动了技术进步,促进了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成为推动西安经济稳定增长主要动力之一。

 

  机电产品是对外贸易主力军。对外开放初期,西安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主要承担出口商品收购、调拨任务,当时的商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农副产品。随着时代发展,市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低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出口红利不断减弱,西安逐渐形成了以机电产品为主导,涵盖多品类的出口商品架构。2018年,机电产品出口1809.89亿元,增长29.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2.5%;机电产品进口1097.95亿元,增长37.2%,占全市进口总值的81.6%

 

  进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坚定不移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目前,西安已与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安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成倍增加,欧盟成为主要贸易伙伴。2008年,西安对欧盟进出口总值为19.81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8.1%,其次是美国为10.91亿美元,占全市的15.5%。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深度开发传统市场,优先支持开拓新兴市场,形成了以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为主体,拉美、东欧和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共同支撑的多元化格局。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贸易伙伴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而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逐年增加。2018年,美国和日本进出口总额占比分别为11.8%4.5%,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进出口总额占比分别为20.3%18.4%20.0%。伴随着“长安号”的常态化运行和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推进,西安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西安将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中转枢纽,开拓对外贸易“向西走”的新时代,市场多元化将取得更大发展。

 

  三、外商直接投资跨入新阶段

 

  1983年,中外合资企业长安尼龙拉链厂和中外合作企业西安金花饭店的批准设立,标志着西安迈出引进外资第一步,当年全市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金额3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800万美元。1983年至1991年,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金额4亿美元,平均每年为4453万美元。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时代,当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金额达到2.42亿美元。2003年,西安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吸引外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当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56亿美元。

 

  2006-2010年,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金额62.4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为58.73亿美元。2006年,西安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25亿美元,创造了实际引进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辉煌;共有57个国家(地区)在西安市投资,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2448家,行业涉及电子、机械、医药、化工、通信、仪器仪表、家具制造、房地产开发等;2007年,西安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1.16亿美元,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首次突破10亿美元,这意味着西安开放型经济跃上了新台阶;2009年,西安实现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2.19亿美元,呈现出外资存量增长迅速、单体项目平均规模加大、企业增资势头强劲、独资企业增多、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等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开放型经济跃上了新台阶,“引进来”水平有了新提升。全国最大外资项目三星电子建成投产并成过百亿企业,英特尔、力成、美光、应用材料、三星、施耐德、高通、GE174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中兴、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众多国内龙头企业落户西安,带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有效地提升了西安核心竞争力。2013-2018年,西安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70.07亿美元,其中,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63.54亿美元。

 

  四、开放平台升级——西安自贸试验区成立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741日正式运营,随着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三星二期、华为全球技术中心、传化物流、阿里巴巴西部总部、新松机器人等一大批项目先后落户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201741日至1231日,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企业8898家(含西咸1333家),新增注册资本3060.92亿元人民币(含西咸918.67亿元),其中,外资企业数量102家(含西咸12家)。2018年,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吸引企业12975家,进出口总额264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7.1亿美元;“五上”企业有577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60.08亿元,增长13.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达到1645.72亿元,增长27.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56.43亿元,增长7.0%;计划总投资500万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48个,增长26.9%。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以西安市0.7%的面积,创造了西安79.9%的进出口、58.4%的实际利用外资,为西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西安申报获批省“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落户西安,“通丝路”跨境服务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长安号”国际班列、科技大市场等自贸区创新平台向外推介共享,为西安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快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五、对外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增强

 

  对外经济作为西安经济与世界经济联通的桥梁,对西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安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全市外贸依存度由1987年的6.3%上升到2018年的39.6%,其中出口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987年的3.5%上升到2018年的23.4%。西安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深度与广度的显著提高密不可分,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西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扩大开放的号角已然吹响,西安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积极培养开放新实力,营造开放新环境,拓展开放新通道,优化开放新布局,构建开放新体制,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谱写出西安经济腾飞的壮丽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