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关于宝鸡“一区两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关于宝鸡“一区两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7-18 17:14
字号:
打印

  按照宝鸡市委宣传部的部署,近期,以市统计局局长王丽为组长的调研组,采取深入企业现场查看,与县区、企业座谈等形式,对“一区两县”即陈仓区、扶风县、岐山县今年前5个月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研究,取得了较为可靠的资料。

 

  一、主要收获

 

  ⒈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巨大。截止今年5月底,“一区两县”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6户,其中陈仓区、扶风县、岐山县各12户。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其中陈仓区2.27亿元,扶风县4.19亿元,岐山县1.04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陈仓区营业收入增长12.4%;扶风县、岐山县分别降低9%36.4%。在宝鸡市12个县区中,以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排队,陈仓区为第4位,扶风县为第9位,岐山县列倒数第一。

 

  ⒉出台的支持政策和资金落实较好。“一区两县”都及时足额兑现了2018年市级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奖励资金,较好地推动了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发展。

 

  “一区两县”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年度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20189月陈仓区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100万元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今年年初岐山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岐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岐办发〔20197号),县财政设立了1000万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扶风县已起草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扶风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待县委常委会审定。

 

  ⒊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方面,“一区两县”各有千秋。在20191月的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陈仓区签约了6个项目,合同引资32.8亿元,签约数和引资额均居12个县区首位,目前落地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岐山县精心包装策划的《崛山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华姓氏园》、周文化大景区提升改造等文化项目,强化推介招商,积极接洽客商,推动项目落地。在“智耀宝鸡,文创未来”2019宝鸡市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暨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上,成功签约的岐山周邑民宿、周礼演艺等项目。由陕西旅游集团岐山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主要是依托周文化大景区,新建民宿客栈,开发周礼演艺,提升景区内涵。目前已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涉及民宿“原舍拾涧院”项目的群众住房已拆前完毕,正在新建改造施工中,策划的周朝成人礼、周制婚礼演艺项目已投入运营。

 

  扶风县2019年签约的诺泰包装产业园项目,6户企业已入驻。其中陕西海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正在购买设备、培训人员;陕西结晶纸有限公司正在调试设备,近期将投入生产。高档面巾纸和瓦楞纸包装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加盖四栋厂房,主体已建成,顶板、墙面板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地面铺平、内部装修,计划6月底完工;年产8000吨环保水性油墨项目办公楼已建成,内部装修已完成。

 

  ⒋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初步确定。陈仓区已经初步确定将宝鸡千渭星空影院、宝鸡金洲包装有限公司、宝鸡西秦西声剧团有限公司、陕西中智牛人机器人有限公司4户企业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动员企业消除顾虑,完善基础资料,力争转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岐山县确定宝鸡兴达医药包装有限公司为规上文化产业企业,促使陕西艺彩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尽快落地投产达效。

 

  ⒌文化产业机构健全。“一区两县”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都没有编制和人员。日常工作任务由县区委宣传部人员兼顾完成。

 

  ⒍文化园区建设各有重点。岐山县共有3个文化产业园区,分别是:周文化产业园,由周城、周公湖、周公庙、凤凰山四大板块组成,形成一方城、一座庙、一面山、一湖水的总体格局,立足周文化大景区延伸周邑民宿、民俗餐饮、文创产品、角色扮演等,提升壮大园区,2018年周文化产业园被授予陕西省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二三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处于前期规划立项审批阶段,拟投资8.985亿元,以原国营五二三厂为空间载体,以建国初期三线工业建设和中国印刷文化为基础,打造项目五大旅游名片:中国印刷文化活态博物馆、三线文化怀旧旅游目的地,智创文化游乐地、陕菜品质消费地,岐山文化慢享地。臊子面文化产业园区,园区于2017年正式开园,以岐山臊子面为核心,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积极实施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战略,推进西岐餐饮、民俗文化产品等走出去。

 

  扶风县有2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即陕西关中风情文化有限公司,陕西宝鸡西府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基本初具规模。

 

  陈仓区社火创意产业园,社火博物馆已经建成,其他建设正在落实土地。

 

  二、存在问题

 

  ⒈强、精、尖企业少,缺乏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一区两县”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在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影响力弱,有一定规模、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缺乏。

 

  ⒉转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支持激励措施不到位。“一区两县”有关部门反映,个体户的税率一般为6-7%,而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值税率目前才降到13%,且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所用原材料种类繁杂、数量不多,大多又来自个体户或小企业,缺乏增值税抵扣的正规发票,因此,相当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都愿意注册为个体户,或者一个法人注册几个企业,相反,政府又没有支持规模以下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政策措施,导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培育难度日益加大。

 

  ⒊扭转企业生产经营下滑的措施乏力。缘于一些整治和治理的不断深入,在“一区两县”乃至全市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印刷和旅游文化企业,基本处于开工不足或游客减少状态。诸如宝鸡市帝太印务有限公司、陕西大工纸包装有限公司、扶风县金秋印务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印刷企业应对整治的措施差强人意,其中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岐星电厂在拆除范围之内,要从地电改为国电,需要过渭河,省渭河生态管理局至今没有批复,导致该企业电力不足,无法满负荷正常生产。陕西法门文化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应对治理的措施主要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进退维谷。

 

  陕西五二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由国企改制为民企的企业,是宝鸡市为数不多的获国家绿印标志的企业,印刷水平众口皆碑,目前承担的陕西省中小学课本和教辅材料印刷任务,但是宝治霾办发(20198号文件和《岐山县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方案》(三年行动方案)规定,每年61日至83110-16时包装印刷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影响该公司正常生产。

 

  以上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从而造成扶风县、岐山县文化产业很难在上半年止跌回升。陈仓区由于新增企业宝鸡九龙山温泉度假有限公司和宝鸡九龙山索道有限公司的支撑,上半年有望保持5月份的增长速度。

 

  ⒋水上游乐企业偶遇“寒冬”。西虢水上乐园是西北规模最大的室外水上游乐项目,由于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夏季以来,隔三岔五的不断下雨,气温偏低,导致客流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对西虢水上乐园来说,真是心忧游乐愿天热。

 

  ⒌经济下行致电影业市场低迷。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文化行业竞争也日趋明显,特别是电影市场,今年春季影视市场较往年比较清淡,吸引观众的高质量影片较少,行业竞争压力巨大,县区市场主体偏少,整个文化市场不够活跃,导致观影人数减少,岐山县时代凤凰影城营业收入大幅缩水。

 

  三、几点建议

 

  ⒈积极开拓市场,稳定企业生产。各县区特别是陈仓区、扶风县、岐山县要针对1-5月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的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逐企业进行把脉问诊,找出症结,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奋力开拓市场,加快生产进度,稳定企业生产,力争促使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止跌回升。

 

  ⒉完善文化企业激励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用足用好各级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激励政策,落实土地、环保、税收等具体措施。破解规模以下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中遇到的税收瓶颈,建议采取企业先交税,后由财政统一返还的经过实践检验了的传统做法,促进规模以下文化企业顺畅的转为规模以上企业,为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攒足后劲。

 

  ⒊努力培育大企业,加快文化产业主体建设。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文化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如果没有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一句空话。年内,“一区两县”可依托吉利汽车、金麦郎、陕汽等近年来新建的工业企业,建设旅游示范企业,打造工业旅游景区,组建法人企业,为本县区文化产业实现短期“量”的突破,奠定基础。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两个诸如夏普平板电视或在广播电视设备、玩具等行业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文化制造企业,打造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核心文化企业集团,以大集团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一区两县”文化产业长远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⒋积极作为,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陕西五二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获绿印标志的企业,承担教材印刷任务,应该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包装印刷企业,因此,调研组建议工信部门应该深入企业调研,拿出企业错峰生产的具体措施,促进该企业正常生产。

 

  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供应问题,建议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早日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