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彬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彬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6-24 11:28
字号:
打印

  近年来,彬州市紧紧围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村庄建设布局,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近日,彬州市统计局通过对水口镇长禄村、太峪镇拜家河村、义门镇豆家湾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彬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富有实效,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基本情况

 

  水口镇长禄村由2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734户,3063人。目前,村内环境优美、政通人和、上下和谐,新村建设规划编制科学,布局合理,街巷道路已硬化、亮化,水、电、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村民言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无虐待,无遗弃,无家庭暴力。红白理事会、村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健全,村情和谐稳定。

 

  太峪镇拜家河村位于太峪镇川道,是彬州市南翼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7户,总人口1348人。拜家河村坚持不懈地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村容村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先后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和“县级文明村”。

 

  义门镇豆家湾村由6个村合并而成,30个村民小组,15906194人。目前所有的村民小组道路已经硬化;村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电力、有线电视、网络、通讯等设施齐全;全村饮水普及率达到100%;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推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村转运、镇处理”新模式。污水集中处理,卫生户、卫生厕所比率达85%以上,实现了环境净化、公路硬化、路旁绿化、村庄美化亮化。豆家湾村先后荣获“咸阳市文明村”、“咸阳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健身示范社区”等多项殊荣。

 

  从30户村民调查问卷来看:一是农村留守人员两极化严重。目前农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两极化严重,调查问卷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人员填写。二是村民对农村环境整治相关政策知晓率高。在调查中,96%以上的村民通过电视、广播、村(镇)干部等途径知晓“农村环境整治相关政策”。三是村民对环境整治成果满意。村民反映农村现在环境好了,水、电、路基础设施齐全,新农村规划合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渐变好了。四是村民愿意为环境卫生改善出力。在调查中,大部分村民愿意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出资、出力。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彬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系统谋划有待提升。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还基本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任务还十分艰巨。各级相关部门在系统谋划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整体谋划和长远观念。

 

  (二)群众参与度急需提高。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认为垃圾清理是环卫工人的事,存在垃圾随意扔的现象;有的个别农户厕所建成后,基本没使用,还是继续老传统用厕方式;有的个别农户对污水处理的意识还不强。

 

  (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环保设施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政府投入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高效的治理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等还有待完善。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科学谋划。农村环境整治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整治任务目标,分步分类实施,做到逐步提升、逐年完善。

 

  (二)全民参与。政府动员组织,村民参与,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运行费用的资金保障工作。

 

  (三)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

 

  虽然彬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现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上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应该继续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使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变成绿美净,实现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景区,推动彬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