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雁塔区一季度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雁塔区一季度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6-12 15:45
字号:
打印

单位数量稳定增长 发展质量亟待改善

 

  2019年,雁塔区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个数不断增加。但受行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降幅扩大,发展质量亟待改善。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数量:

 

  一季度,全区新增6家规上文化企业,其中文化服务业企业5家,文化批零业企业1家。区属规上文化企业地理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小寨和长延堡两个街办。

 

  (二)营业收入:

 

  一季度,全区完成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1.4%,较去年同期回落18.9个百分点。35家规上文化企业,一季度户均营业收入为765万元。

 

  二、运行特点

 

  (一)文化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及文化服务业三大板块。截止目前,在全区35家规上文化产业单位中,共有文化服务业企业29家,文化批零业企业6家。一季度,文化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文化批零业企业仅实现营业收入0.16亿元。文化服务业企业单位数量占比为82.9%,营业收入占比高达94%

 

  (二)文化批零业营业收入大幅提升。一季度,全区文化批零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160.9%。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陕西嘉汇汉唐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天河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业务重组,营收增速同比由负转正。但由于文化批零业企业营业收入在全区文化产业中占比较小,仅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6%,对规上文化企业拉动效果不显著。

 

  (三)设计服务和广告服务营收占比较高。文化产业共分为43个行业中类,按此分类区属文化产业单位集中在出版物发行、工艺美术品销售、广播影视发行放映、数字内容服务、出版服务、广告服务、设计服务、会议展览服务、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和娱乐服务等10个行业。收入主要集中在设计服务和广告服务,其中,设计服务营收占比为42%,广告服务营收占比为27%,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两个行业。一季度,在设计服务中,营业收入过千万有3家企业;在广告服务中,营业收入过千万有2家企业。

 

  三、存在问题

 

  (一)行业发展总体走弱,重点单位表现不佳

 

  一季度,35家规上文化产业单位营收出现负增长的单位为24家,负增长企业占比68.6%。其中,体量最大的三家单位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广电都市青春传媒有限公司和陕西广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三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全区规上文化企业比重达35.4%,三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9.2%-42.7%-42.7%,拉低全区文化产业单位营收增速下滑12.7%。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公路、桥梁和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工程设计,国家实行降杠杆的宏观调控政策,PPP项目立项减少并提高了参与方的资质,导致相关的设计业务活动也随之减少。而陕西广电都市青春传媒有限公司和陕西广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受行业政策、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收入大幅下降。

 

  (二)广播和电视台相关单位发展受限

 

  一季度,全部14家陕西省广播电视台相关单位,仅有陕西华夏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声媒广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营收增速为正,其余单位都为负。14家单位营业收入合计为1.09亿元,同比增速为-33.6%,拉低全区文化产业单位营收增速下滑16.2%。电视台和电台单位收入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广播电视广告新政策的限制,对保健品广告实行了严格审查;二是受新媒体的市场冲击,互联网公司影视剧平台及自媒体方兴未艾;三是广播电视企业之间业务活动关联性较高,彼此相互影响。

 

  (三)缺少成长性较好的大单位

 

  一季度,营业收入过千万且营收增速为正的单位仅有1家。其余营收增速为正的单位体量均偏小,对行业的拉动效果不够显著。全区缺乏正向带动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单位大多体量偏小、经济效益不高,缺少新业务增长点,易受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

 

  (四)各街办文化产业走势不容乐观

 

  区属文化产业单位分布在四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办文化产业单位总体发展都不容乐观。其中:小寨街办规上文化企业数14家,营业收入合计1.16亿元,同比增长-7.9%;长延堡街办规上文化企业数16家,营业收入合计1.15亿元,同比增长-33.6%;电子城街办规上文化企业数4家,营业收入合计0.34亿元,同比增长-7.2%;漳浒寨街办规上文化企业数1家,营业收入合计0.02亿元,同比增长-67%

 

  四、工作建议

 

  (一)加大摸排、提高数量。各街办应充分利用全国第四次经普查的单位名录库,建立文化企业的储备库,查实企业是否满足被纳入一套表平台的入库条件,确保发现一家、核实一家、扶持一家、纳入一家。同时,在确保新增企业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企业成长性,确保入库企业对全区文化产业的正向拉动。

 

  (二)深入调研、强化沟通。各街办及有关部门应对规上文化企业不定期进行实地调研,实现走访行业的全覆盖。了解企业的办公地点、人员构成、运营成本、收入来源和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研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科学谋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精准扶持行业发展。

 

  (三)加强监测、关注走势。对行业发展的监测,除了重点关注新增单位数和营业收入等量化指标之外,也要关注企业的经营计划。关注企业面对各项经营指标的持续下滑,是否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措施的效果是否显著。此外,继续做好数据分析,总结出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行业特征,做好行业预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