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以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规划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健、健康发展的态势。一季度咸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6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亿元,同比增长4.8%。
一、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一)粮食长势良好。今年咸阳市冬小麦继续保持播种面积282万亩,预计比去年略减。目前全市除旱腰带部分地区外,大范围土壤墒情状况良好,均在小麦返青到拔节适宜生长范围内。据调查,小麦平均密度1416.5茎/m2,平均单株分蘖5.6个,平均单株大蘖3.8个,平均次生根长13.9cm,平均植株高度17cm。全市Ⅰ类苗麦田约占播种总面积70%,Ⅱ类麦田约占播种总面积的30%,调查过程中未发现三类麦田;冬小麦总体长势弱于去年。
(二)蔬菜呈现量价提升。今年伊始,各级政府大力拓展蔬菜增收工程,加快蔬菜示范园建设,有力的推动了蔬菜健康稳步发展,蔬菜销售呈现量价齐增的好势头。据价格监测,在24个鲜菜调查品种中,13个品种环比上涨;3个品种价格持平;8个品种环比下降。在上涨的蔬菜品种中,涨幅超过10%的5种,其中四季豆每公斤均价从14.1元上涨至18.3元,涨幅达到29.6%。在下降的蔬菜品种中,黄瓜和平菇降幅最大,分别为32.9%和17.8%,黄瓜每公斤均价从12.7元下降至8.5元。蔬菜整体售价普遍较高,随着天气转暖,本地菜供应量增加,鲜菜价格将会逐步回落。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3.6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增长3.9%;蔬菜产量53.8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增长4.9%。
(三)肉类价格降幅趋缓,鸡蛋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在节日效应消失的影响下,肉类产品价格整体回落,其中猪肉类产品“两降一涨”,除排骨价格较上月小幅上涨3.3%外,后腿肉、肋条肉价格分别下降4.8%和9.3%;牛肉、羊肉、鸡肉类价格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在5.0%以内。和5日价格相比,除羊肉片、鸡大腿价格小幅上涨,其余所有肉类价格均保持稳定,肉类价格回落趋势减缓。鲜鸡蛋价格销售均价从9.2元下跌至7.5元,降幅达18.6%,较5日价格下降3.9%,鲜鸡蛋售价从2月15日起持续走低,土鸡蛋价格平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畜禽养殖利润不高。主要畜禽等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养殖户利润偏低。
2、现代设施蔬菜发展不快。大多数设施蔬菜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带动能力弱,增收的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对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针对当前小麦在生产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北部麦田应追施速效肥,有灌溉条件的麦田追施速效肥后应及时灌溉,无灌溉条件的麦田在追施肥后应及时中耕覆土保墒。二是南部已起身的麦田应及时开展小麦红蜘蛛防治,防止大面积发生。三是及时浇灌拔节水,灌溉量以20方/亩左右为宜。
(二)全市蔬菜主要以大田蔬菜为主,应加强设施蔬菜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和及时性,种植“大棚菜”比“田地菜”效益高,“大拱棚”产业已成为农业生产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蔬菜产业结构的新方向。我们应加强蔬菜设施建设,在创建特色上求发展,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
(三)加强市场信息沟通,健全畜禽价格预警机制。今年以来,畜牧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效益有所下滑。由于节后市场需求萎缩,畜牧养殖人工费、水电费、医药防疫费、各种投入资金等诸多费用不断上涨,压缩了养殖收益空间。因此要加强信息沟通,引导广大养殖户共享信息,从而正确把握市场行情,掌握市场规律,及时调整养殖产业结构,控制生产规模,不盲目跟风,努力降低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