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铜川市48家规上工业企业列入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1.9%,涉及18个行业大类。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市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良好,企业景气度小幅回落,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推进。
一、企业生产总体平稳
(一)企业生产形势趋向平稳。从企业生产运行看:反映本季度行业运行状况良好和一般的企业占83.3%,较去年四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从企业经营状况看:认为本季度企业经营良好和一般的企业87.6%,较上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从企业生产能力看:35.4%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生产能力比上季度增加,较上季度提高8.5个百分点;从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看:认为接到的产品订货量高于和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77.1%,较上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二)企业资金情况持续改善。一季度,6.3%的企业认为资金充裕,较上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54.2%的企业认为资金周转基本正常,较去年四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39.6%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较上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企业资金情况一直呈改善趋势。
(三)企业投资意愿较为稳定。一季度,20.8%的企业有投资,较上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从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调查结果看,20.8%的企业下季度投资计划较去年同期“增加”,较上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二、企业景气度小幅回落
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5,处于较为景气区间[150,120),比2018年四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7,处于较为乐观区间[150,120),比上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两大指数连续三个季度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分别高于上年同期13.1和14.4个百分点。
分行业情况看:18个大类行业中有2个行业企业景气指数超过180,处于非常景气区间;1个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在150至180之间,处于较强景气区间;4个行业在120至150之间,处于较为景气区间;1个行业在110至120之间,处于相对景气区间;1个行业在100至110之间,处于微景气区间;8个行业等于100,处于景气临界点;1个行业企业家在80至90之间,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详见表1)
5个行业企业信心指数较上期上升,9个行业有所下降,3个行业持平,1个行业为本年新纳入调查。其中,食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水平较高,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200、200、200和166.7;汽车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家对行业发展相对缺乏信心,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60、86.7。
三、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推进
调查显示,填报受益于简政放权、创新支持、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化解过剩产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外贸增长政策方面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58.4%、62.5%、85.5%、45.8%、52.1%、41.6%和27.1%。在各项政策中,除创新支持和减税降费的企业占比较上季度回升,受益于其他各项政策的企业占比均较上季度有所回落。(详见表2)
表2:各项政策受益企业情况统计表
四、企业家对下季度生产经营持较为乐观态度
一季度调查结果显示,预期景气指数129.2,比去年四季度回升2.3个百分点;预期信心指数127.1,上升0.2个百分点。39.6%的企业对下季度本行业运行状况预测“乐观”,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企业家对下季度的工业生产经营持较为乐观态度。
注:企业景气指数亦称“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预测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的指标。景气指数根据企业家对当前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通常以100为临界值,取值范围在0—200之间。具体划分标准为: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