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安市规模以下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生产经营保持平稳、企业订货量有所上升,但市场需求不足、成本压力大、资金紧张、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仍然制约企业发展。
一、规模以下工业运行特点
(一)工业企业生产保持平稳
2019年一季度,西安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0.5%。一季度,抽样调查填写问卷的145家企业中,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占18.6%,较上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44.1%的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一般”,降低2.2个百分点;37.2%的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不佳”,降低3.2个百分点。
(二)超七成企业生产预期乐观
从生产预期看,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增速比本季度“加快”的企业占11.0%,较上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预计“持平”的企业占62.8%,提高11.0个百分点;预计“减缓”的企业占26.2%,降低17.2个百分点。
(三)企业订货情况有所好转
本季度,超半数被调查企业表示本季度订货量处于正常及以上水平,较上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46.9%。企业的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提高。调查显示,55.2%的企业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处于正常及以上水平,较上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
(四)企业资金状况稳定
调查显示,67.6%的企业流动资金基本正常,较上季度提高7.9个百分点;24.1%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缺口20%以内),降低6.6个百分点;7.6%的企业非常紧张(缺口20%以上),降低2.1个百分点;0.7%的企业资金宽裕,提高0.7个百分点。
(五)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扩大
今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随着减税降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落实,企业受惠面逐步扩大。本季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达44.1%,较上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足
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受限,基本上都以本区域或本市经营为主,业务市场整体覆盖面有限,加之同行业或相近行业从业者众多,市场竞争大,影响市场需求变动因素不大。调查结果显示,对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多选)回答中,“市场需求不足”的认同率最高,为48.3%,较上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二)用工和原材料成本高
随着物价、房价逐步上涨,工人生活成本上升,工资要求提高,同时,社保基数提高,企业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的考验。调查问卷显示,企业认为当前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用工成本上升快”和“原材料成本高”,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两道坎”,被调查企业选择这两个问题的占比分别为44.8%和39.3%。本季度,11.7%的企业有招工需求,但没有招到所需员工,比例较上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三)资金紧张,投资谨慎
调查显示,13.1%的调查企业认为本季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紧张。三成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资金缺口在20%以上的企业占7.6%,资金缺口在1至20%的企业占24.1%。本季度有银行贷款和民间贷款的企业比例仅为13.1%和2.1%。小微企业融资难,企业投资意向谨慎。本季度,59.3%的企业没有投资意向;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中,其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设备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和开发新产品,占比分别为14.5%、12.4%和12.4%。
(四)转型升级面临较多困难
去年以来,受环保督查影响,大量小微企业处于停产、关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显现,广大小微企业认识到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支撑,转型困难。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落实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快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同时,降低政策享受门槛,简化申报流程,加大企业反映集中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要时段的监督检查力度,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
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自身加快创新技术和优化工艺,实施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鼓励大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网络。支持推动小微企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低污染的行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难题
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创新,积极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降低对规下企业担保收费标准。清理规范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