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咸阳:规模工业下降明显 亟待新增产能支撑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咸阳:规模工业下降明显 亟待新增产能支撑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4-26 09:10
字号:
打印

  3月份,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3户,实现产值231.4亿元,同比下降3.2%,较上月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1-3月实现总产值589.2亿元,同比下降5.3%,较1-2月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

 

  (一)七大支柱产业呈现“一增六降”。1-3月份七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53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同比下降4.6%。受彩虹光电科技、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峻凌电子(咸阳)有限公司等一批电子工业相继投产入库,电子工业实现总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137.5%,增速居七大支柱产业之首;建材工业实现总产值37.0亿元,同比下降5.6%;能化工业实现总产值234.6亿元,同比下降4.9%;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101.5亿元,同比下降7.3%;纺织工业实现总产值26.6亿元,同比下降8.1%;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25.5亿元,同比下降12.3%;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78.4亿元,同比下降15.5%

 

  (二)轻工业、重工业降幅同步收窄。一季度重工业实现产值397.7亿元,同比下降1.9%,较上月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产值191.5亿元,同比下降11.4%,较上月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三)六成以上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77中产品中,有48种呈现增长,占比62.3%。其中光电子器件增长13303.5%,石灰石增长126.7%、砖增长65.0%、水泥增长33.1%,硅酸盐水泥熟料增长31.7%、涂料增长17.2%、塑料制品增长12.0%、精甲醇增长7.5%;原煤产量增长7.1%、原油加工量下降0.4%、发电量下降6.7%、精制食用植物油下降7.7%、平板玻璃下降21.5%、中成药下降23.2%

 

  (四)出口交货值强势增长。受市场回暖和中美贸易战影响减弱双重影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83.1%,较上月提高72.6个百分点。其中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出口交货值占全市65.8%,贡献率101.7%。出口交货值持续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五)重点监测企业贡献凸显。全市重点监测企业有21户较同期增产,占全部重点企业比重63.6%1-3月份全市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8%,同比增长17.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

 

  (六)高技术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9.02亿元,同比增长4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8.3%,较上年同期提高28.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

 

  (七)新增产能贡献偏弱。今年全市新入库工业企业56户,一季度实现产值3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4.3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停、减产企业影响较大。受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批产能、技术、产品落后的企业停产、减产,对全市工业增长影响较大。一季度全市76户企业停产,产值较上年同期减少62.8亿元,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10.1个百分点;197户企业减产,减少产值59.7亿元,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

 

  (二)县区工业发展不均衡。13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呈现“十增三降”。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35.8%的秦都区、三原县和乾县3个县市区出现总产值负增长,增速分别为-26%-9.4%-9.1%。其余县市区除泾阳县增长40.2%外,兴平市、永寿县、武功县、礼泉县、淳化县、旬邑县、彬州市、长武县、渭城区等9县市区仅为个位数增长,分别增长5.0%6.4%5.4%1.8%4.6%3.2%2.5%1.2%0.9%。各县市区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除泾阳县、淳化县、渭城区较上年同期增速有所加快以外,其他各县市区均比上年同期不同程度回落。

 

  (三)七成行业产值同比下降。全市3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产值呈下降趋势,占比61.8%,产值较同期减少61.0亿元。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36.2%;纺织业下降5.8%;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5.9%

 

  三、几点建议

 

  (一)持续提升工业集中度。提升工业集中度,可以使得经济规模的成本下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将产业逐渐向开发区或工业园区集聚,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2018年,随着8.6代液晶面板项目系列配套产业相继在咸阳西郊电子工业园区建成投产,产业链逐渐完善,为全市非能源工业注入活力。在全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咸阳工业园区持续发力已然成为全市产业结构由能源向非能源进行良性转型的一大利好因素。

 

  (二)加快项目建设。要聚焦省、市级重点工业项目,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建设、建成项目抓投产”的思路,加大协调帮扶力度。对今年征集的137个工业项目,特别是雷丁汽车二期、法士特咸阳产业基地项目、浩泽环保智慧产业园以及今年征集的44个技改扩能项目,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实行精准帮扶,促进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三)积极培育企业。要扎实开展争创“零投诉”营商环境活动,大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充分挖掘存量,积极培育增量,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市区统计、发改、工商、质检、税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协调将够入库条件的企业纳入,为规模以上工业注入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