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乡县2018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西乡县2018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4-15 16:33
字号:
打印

  2018年,西乡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聚焦脱贫攻坚,着力追赶超越,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年农村经济保持稳步的发展态势。

 

  一、全年农村经济形势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37.2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18.85亿元,同比增长4.4%;林业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9.8%;牧业产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2.8%;渔业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0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增加值11.52亿元,同比增长4.5%;林业增加值0.61亿元,同比增长19.8%;牧业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2.6%;渔业增加值0.6亿元,同比增长6.1%

 

  (二)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有喜有忧

 

  一是粮油产量呈一增一减趋势。201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9.64万吨,增长2.9%。油料总产量2.23万吨,增长-0.1%,其中:油菜籽产量1.93万吨,增长-1.39%

 

  二是蔬菜及食用菌稳步增长。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8.12万亩,产量达10.79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5.24%,其中:食用菌产量0.59万吨,增长9.67%

 

  三是园林水果喜获丰收。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94万亩,产量0.71万吨,增长5.59%

 

  四是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面积大幅增长,成为西乡县农业经济作物一大主导产业。其中茶叶面积31.98万亩,总产量1.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9%8.62%

 

  五是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3万亩,产量0.45万吨,同比增长3.95%

 

  (三)林业、渔业生产全面增长

 

  2018年,全县林业、渔业发展势头较好,一直稳中有进,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分别实现林、渔业总产值1.01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12.84%9.3%。其中渔业养殖结构逐步优化,水产品产量达0.63万吨,同比增长6.35%

 

  (四)畜牧业生产七上七下

 

  一是猪、牛、羊、禽存栏呈下降趋势,全年生猪存栏25.91万头、牛存栏3.29万只、羊存栏5.06万头、家禽存栏68.26万只,同比分别减少1.3%0.8%1.1%0.9%。二是猪、牛、羊、禽出栏呈二增二减发展态势。生猪出栏47.50万头、家禽出栏48.4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2%1.6%;牛出栏1.19万头、羊出栏4.07万只,同比分别减少0.5%2.5%。三是畜产品产量呈五增一减。肉类总产量3.81万吨、猪肉产量3.51万吨、羊肉产量0.06万吨、禽肉产量0.08万吨、禽蛋产量0.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0.1%0.3%7%1%和牛肉产量0.16万吨,同比减少2.9%

 

  (五)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增长9.2%

 

  二、农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深度发展。尽管“十二五”全县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但农业面广、基础差,历史欠帐多,水利设施、灌溉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仍存较大不足,影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2018年生猪行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季度毛猪平均售价13.8/公斤,与上年同期出售均价17.6/公斤相比,同比下降21%2018年四季度毛猪出售均价14.13/公斤,涨幅7%。下半年生猪出售价格的持续回升,说明生猪行情低迷的状况已经有所好转,“猪周期”低谷逐渐过去,整个生猪产业形势开始回暖。但是,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严峻,对好不容易回暖的生猪产业影响较大。

 

  (三)粮食比较效益低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粮食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生产成本刚性上升,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稳定粮食生产难度增大。粮食种植成本偏高,化肥、农药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人工费、机耕机播等农机费用逐年攀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四)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逐渐老龄化,农民受教育培训水平还需提高,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理念,再加上农业成本不断提升、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三、农业经济发展及对策

 

  (一)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发挥区域生产优势,引导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生产向无公害、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

 

  (二)加强农资经营的监管,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建议市场监管局要进一步加大农资经营执法力度,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整顿和管理,对农资经营者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给予严厉打击、净化农资市场,让农民买上“放心农资”。

 

  (三)提高种植、养殖规模化发展水平。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必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只有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

 

  (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电商从农村到镇(办)的物流体系建设。发展电商产业园,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以“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和茶叶、蜂蜜、核桃、腊肉等特色产品为抓手,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