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咸阳市小微企业用工难问题依然存在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咸阳市小微企业用工难问题依然存在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3-15 09:23
字号:
打印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深化,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企业链发展的基础环节,小微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及时、准确反映全市春节后小微企业用工情况,了解企业在招工时遇到的困难,市统计局在13个县市区随机抽取130家小微企业开展春节后小微企业用工情况快速调查,分别涉及制造业(50家)、建筑业(28家)、批发和零售业(25家)、住宿和餐饮业(27家)等行业。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小微企业招工难现象依然存在

 

  1.小微企业用工需求量较大。从抽取的130家样本企业来看,103家有用工需求,占调查样本的79.2%。这些小微企业计划招聘1426人,平均每家企业计划招聘近14人。

 

  2.小微企业“招工难”现象明显。据调查,103家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实际招聘了819人,占招聘计划的57.4%。有招聘计划的103家企业中仅27家完成了招工需求,个别企业实际招聘同计划招聘相差较远。超过七成的小微企业认为存在“招工难”问题。调查显示,130家小微企业中认为“招工难”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占32%,认为不太严重的占44%。与上年相比,认为“招工难”现象差不多的占63%;认为更严重的占15%

 

  

 

  3.小微企业用工以本地人员和农民工为主。调查资料显示,小微企业员工中85%以上员工来自当地农民工。21%的小微企业农民工占员工比重在30%50%50%的小微企业农民工占员工比重在70%以上。调查的130家小微企业中,85%的企业的外省员工占所有员工比重在20%以内,表明我市小微企业员工主体为本地人。

 

  4.小微企业用工工种以普通技工为主。调查显示:130家小微企业春节后未招满的工种是“普通技工(或销售人员、普通服务人员)”占66%,具体包括:客房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销售人员、生产技术工人(车工、机械加工、铆工、铣工)等。21%的企业表示春节后未招满的工种是“高级技工”。

 

  二、小微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在“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总体求职者减少”等方面。

 

  

 

  1.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小微企业的员工85%以上主要来自当地农民工,省外员工所占比例不到15%;小微企业所需的工种主要是普通技工,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而咸阳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高学历劳力受高薪酬、优质生活条件等吸引,希望进入像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就业,造成咸阳的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太合理,导致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工人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同时,企业对工种要求越来越细,应聘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也是小微企业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2.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技工的平均月底薪为2460元。而我市部分小微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短期行为,给予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对不高,个别小微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员工“五险一金”等福利少等情况,甚至有的企业出现拖欠工资等行为,造成小微企业员工流动频率加速,难以留住人才,难以招到满意的员工。

 

  3.总体求职者减少。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的年轻劳动力都奔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打工挣钱养家,谋求发展。留在家乡的基本上是上年龄的人。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发出的招聘广告无法及时被求职者知晓,造成企业盼求职者前来应聘,求职者求工作又无门的尬尴境地。

 

  三、对解决小微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建议

 

  1.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从市场准入、要素配置、财税支持、企业信贷、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多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支持,梯次有序推进小微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多组织开展“帮困解难提信心”之类的调研活动,要真正深入走访企业,与企业主们面对面交流交心,在如何落实政策和优惠措施上、方式方法上制定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让小微企业了解政府的政策,感受政府的关怀,并建立定期长效的沟通机制,从“走下去”转为“走进去”,真正为小微企业制定适宜的政策,构建宽松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家们牢固树立发展信心。

 

  2.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费压力。目前小微企业已全方位进入高成本时代,财税、社保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减免政策,对经营困难、符合转型升级要求的小微企业,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一定期限的税款和社会保险缓交或减免政策;给予其他中小微型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等。

 

  3.进一步打造平台服务。小微企业未能有效地实现整体抱团发展,单打独斗现象比较突出,建议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园指导服务站建设,加强块状小微经济的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做好政策、科技、信息、统计分析等服务,推动和促进小微企业联合协作、产业集聚,结合“低小散”整治,助推优质小微企业集聚入园。

 

  4.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企业要千方百计创造和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企业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领先意识、人才成本意识和人才经营意识,改善企业内部劳动环境,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企业要研究薪酬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职业发展留人的问题,提高企业品牌效益。

 

  5.进一步搭建多渠道招聘平台。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务人才网,倾情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大招聘对接频率,搭建供需平台,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同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企业开展现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劳动力多创造相互选择的机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