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汉台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克难攻坚、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趋优的态势。
一、经济总量攀升,综合实力增强
总量突破300亿大关。初步核算,2018年生产总值实现322.54亿元,增长10.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3.4、1.7、0.5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实现14.53亿元,增长4.1%;二产实现152.12亿元,增长11.3%;三产实现155.89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趋优。2018年三次产业占比为4.5:47.2:48.3,与2017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主要指标居全市第一方阵。生产总值、一产、三产增速分别居全市第2、第2、第1;资质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3;地方财政收入及支出分别居全市第2、第4;非公经济占GDP比重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居全市第3。
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18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6.1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农业增加值15.36亿元,同比增长3.9%。一是粮油喜获丰收,完成粮食总产量11.33万吨,油料产量1.38万吨;二是蔬菜果品产量进一步提高,蔬菜产量23.56万吨,果品产量4.27万吨;三是畜牧业稳定生产,生猪、家禽、牛羊年出栏分别达到11.84万头、129.75万只和7495头;四是肉禽蛋奶类生产充足,肉类总产量达到1.16万吨,禽蛋产量8243吨,鲜奶产量4844吨。
新增“三品一标”产品5个、省级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成祥米业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三、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8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95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增加值87.4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区属工业企业完成182.85亿元,同比增长17.2%。分行业看,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其中能源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5.8%、15.5%、10.7%;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3%、48.1%、19.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90.76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完成产值184.13亿元,增长12.5%。从产品产量看,增多降少,全区45种规模工业企业产品中,有25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55%。其中:电子元件81982万只,同比增长89.4%;钢化玻璃89.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8%;变压器822.84万千伏安,同比增长40%。
高新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工业总产值134.8亿元,增长26.2%,中奥制冷等14户企业落户园区,神龙药业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燕航精工电控节能变速箱生产线等10个项目投产达效,大秦机械索道跻身全国四强。
四、建筑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全区资质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82.86亿元,同比增长25.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13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年新增10户资质以上企业,房屋签订合同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是282.32亿元和500.3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7.9%和33.3%。
五、服务业拉动率上升,稳定器作用显现
2018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5.89亿元,同比增长9.2%,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较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8.2%;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5.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79.7%;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8.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18.1%;金融存贷余额增长12.6%;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3.9%。
六、两架马车稳健发力,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投资稳步增长。2018年1-12月汉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一是从投资构成看,城镇投资累计投资同比增长15.1%;房地产68个项目,累计投资同比增长21.7%。二是从产业投资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271.3%;二产投资同比下降1.2%;三产投资同比增长16.2%。三是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0.5%。四是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0%。五是房屋待售面积26.36万平方米,较上年减少13.10万平方米,“去库存”明显。
消费市场稳中趋缓。201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亿元,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41.98亿元,增长10.1%。一是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4.6%、9.3%、6.8%和15.8%。二是从城乡看,乡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城镇市场零售额172.78亿元,增长10.9%;乡村市场零售额12.02亿元,增长14.5%,乡村市场增速比城镇快3.6个百分点。三是从零售类值看,热点商品销售较好,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4%,肉禽蛋类增长26.3%,通讯器材类增长18.1%。占零售额比重七成的汽车类、石油类分别增长6.3%和11.8%。
七、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财政金融同步增长。2018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地方财政支出36.58亿元,同比增长14.4%。截止12月底,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5.04亿元,同比增长10.9%;人民币贷款余额350.35亿元,同比增长16.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今年来全区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调薪调资,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村产业脱贫扶持力度,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57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86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62元,增长9.1%。
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093万元,新增金融扶贫贷款5052万元,开发公益特岗479个,带动3097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贫困户新农合参合率、大病保险参保率、“一站式”结算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
八、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创新驱动活力增强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放管服”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04万户。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84.40亿元,占GDP比重达57.17%,较去年提升0.87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活力增强。2018年全区战略新兴企业增加值增长12.6%,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科技统筹中心和专家人才楼开工建设,5.2万平方米孵化园建成,农村电商物流实现全覆盖,郭湾李子、植元汉中凉皮等十余种本地特色产品网上走俏。碧桂园、启迪控股、太平洋建设等多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汉台,新签约无人机生产线、汉变商业综合体等项目24个,总投资达355.3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3.5亿元,增长24%,创新驱动活力持续增强。
总的来看,2018年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水平,为加快追赶超越、转型升级,迈向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但“稳中承压、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问题不可忽视。2019年,我们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强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与中高速增长有机统一,坚持提弱项增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大力发展三个经济,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