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工业效益持续提升 发展势头仍需巩固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西安:工业效益持续提升 发展势头仍需巩固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2-25 08:26
字号:
打印

  201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提速,成本压力加大,利润增长趋缓,资金周转加快,经营效率继续提高,亏损面下降。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工业利润增长有待加强。

 

  一、多项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利润率水平好于全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76%,高于全国0.27个百分点。

 

  收入产出指标高于全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37.2万元,高于全国8.5万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年主营业务收入151.1元,高于全国57.8元。

 

  资产负债水平低于全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7%,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

 

  资金周转效率好于全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6.6天,快于全国10.8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5.8天,快于全国1.4天。

 

  企业成本压力高于全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68元,高于全国2.8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9.8元,高于全国1.1元。

 

  二、工业企业效益整体提升

 

  (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稳步提高

 

  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8.2%,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38.45万元/人,同比增长10.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7.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7.8%,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0%,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产销率95.4%,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3次,同比持平。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提速

 

  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15.00亿元,同比增长9.9%,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在全市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个行业同比下降。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行业有1个,100亿元以上行业有16个;全市收入总量排名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汽车制造业,实现收入1253.60亿元,同比增长8.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收入644.40亿元,同比增长1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收入567.30亿元,同比下降6.1%

 

  (三)企业亏损面下降亏损额大幅缩减

 

  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5户,亏损企业241户,亏损面17.4%,较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5.80亿元,较上年缩减6.5亿元,同比下降16.5%,较上年同期回落47.8个百分点。

 

  (四)企业资金回笼加快人均产出效率提升

 

  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6.6天,同比减少1.7天。1-12月,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51.1元,同比增加1.5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7.2万元,同比增加10.3万元。

 

  三、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压力初现

 

  (一)工业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趋缓

 

  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2.40亿元,同比增长6.7%,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业实现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7.2%;制造业实现利润332.20亿元,同比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利润16.80亿元,同比增长50.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利润50.70亿元,同比下降2.3%;重工业实现利润301.70亿元,同比增长8.4%。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实现利润218.40亿元,同比增长1.8%;中型企业实现利润49.90亿元,同比增长3.1%;小型企业实现利润84.20亿元,同比增长25.1%

 

  (二)企业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

 

  1-12月,主营业务成本4520.50亿元,同比增长12.1%;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2.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68元,同比增加1.70元。大型企业成本上升拉动成本费用攀升。分企业看,1-12月,大型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89.6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93元,同比上升3.12元,是全市工业单位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企业综合获利水平有所回落

 

  1-12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7%,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0%,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经营发展向好创利空间提升

 

  (一)企业税费成本下降

 

  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136.4亿元,同比增长2.9%;三项费用合计511.00亿元,同比增长6.9%;税金及三项费用增长分别低于主营业务成本9.2个和5.2个百分点;1-12月,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9.8元,同比下降0.28元。

 

  (二)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1-1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率(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为47.8%,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资金占用情况好转;1-12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3.6%,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五、工业企业效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中型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较快

 

  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884.20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产成品397.7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大中型企业存货654.4亿元,占全市的74.0%,同比增长25.6%,高于全市6.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产成品312.4亿元,占全市的78.6%,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市4.7个百分点。

 

  (二)小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快速增长

 

  1-12月,全市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2.1%;其中大中型主营成本增长10.4%,低于全市1.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主营成本增长16.3%,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

 

  (三)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提高

 

  1-12月,全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负债率52.2%,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资产负债率54.3%,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六、工业企业降成本提效益的措施及建议

 

  (一)优化制造成本,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基地

 

  从全市龙头企业及优势行业入手搭建原材料采购配套协作平台,制定企业本地协作配套扶持政策,建立集中化、规模化、配套化采购体系,实现上中下游企业优势互补共享,促进上中下游企业抱团发展,促进全市工业形成有规模有影响力有实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二)优化创新驱动,打造全方位智造基地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工业企业附加值,鼓励推动企业引进运用尖端技术、高端人才及先进生产线,改造提升工业生产水平,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流程孵化基地

 

  各级政府部门为中小企业扩大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当好“服务员”。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着力破解重点项目审批、用地、融资、环保、生产配套等瓶颈制约,为企业加快发展、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围绕企业发展相关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开放环境等重点领域,完善政策扶持,构建公平高效、便企利民的营商环境。推动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点到面全方位发展壮大,推进全市工业做大做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