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汉中: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书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汉中: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书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2-15 09:44
字号:
打印

——2018年汉中市经济运行综述

 

  2018年,汉中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总目标,践行“五个扎实”和要求,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经济发展呈现“高开稳走、结构趋优、活力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前列。

 

  一、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经济韧性持续增强

 

  经济总量加速攀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71.88亿元,与渭南、达州的差距由上年323.32亿元、250.64亿元缩小到295.83亿元、218.29亿元,呈现出加快追赶的发展势头。生产总值增长9.5%,增速居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个、1.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稳步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205.47亿元,增长3.9%,增速居全省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702.15亿元,增长13.1%,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564.26亿元,增长7.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5.846.337.9调整为2018年的14.047.738.3,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1.4个、0.4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粮油生产再获丰收。全面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3.23亿元,增长3.7%。全年粮食总产量105.62万吨,增长2.5%;其中,秋粮产量80.68万吨,增长2.5%。油料产量17.9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中药材产量16.02万吨,增长9.1%;茶叶产量4.18万吨,增长7.1%;蔬菜产量247.24万吨,增长4.1%;水果产量55.70万吨,增长3.8%;肉类总产量21.25万吨,增长1.6%。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扩规增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20个,总量居全省第一。

 

  美丽乡村面貌一新。组建振兴乡村产业服务公司,推进“八大行动”,启动“直通车”试点工程,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条风景线和5个特色板块展现新面貌。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出台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七条措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580.08亿元,增长17.0%;实现增加值494.01亿元,增长14.5%,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

 

  支柱产业持续发力。装备制造工业完成产值385.82亿元,增长17.9%;高品质食药工业完成产值458.90亿元,增长17.5%;现代材料工业完成产值514.88亿元,增长16.9%;能源化工工业完成产值164.42亿元,增长11.2%

 

  企业效益稳步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63亿元,增长15.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7.47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32元;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0.0%;资产负债率为65.7%,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

 

  四、投资需求较快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投资需求持续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0%,增速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9.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7%;民间投资增长29.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比上年加快3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3%。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9.1:13.8:77.1

 

  民生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增速较高,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1倍,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6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9.7%,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7.6%

 

  五、消费市场保持活力,开放融合拓宽新路

 

  社零总额持续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3亿元,增长11.5%,增速居全省第三。限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5.8亿元,增长12.7%;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35.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2%,家电类增长20.5%,书报杂志类增长18.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9%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汉中海关获批设立、即将挂牌,城固机场联接11个航点,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90亿元,增长19.3%;其中,出口6.98亿元,增长13.9%;进口3.91亿元,增长30.4%

 

  招商引资活力释放。成功举办朱鹮国际论坛、国企进汉等重点项目推介活动;京东、启迪控股、碧桂园、太平洋建设、恒大等24户世界或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落户汉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5亿元、增长18.5%,实际利用外资3066万美元。

 

  六、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20元,增长9.5%,增速居全省第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0元,增长8.5%,增速居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8元,增长9.3%,增速居全省第三。

 

  市场稳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态势,继续保持了温和上涨态势,市场上的商品供应充足、供需基本平衡。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全面落实深度贫困地区“1+10”配套政策,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51处,新改建农村公路409公里;易地扶贫搬迁主体工程提前竣工,1.6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42个,培育“汉家乐”试点27家。

 

  七、财政金融稳健运行,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财政收入质量提升。财政总收入完成120.14亿元,同口径增长10.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96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37.3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74.8%,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向好趋势明显,烟草制品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重点行业税源持续增收,带动了税收较快增长。

 

  民生支出超过八成。财政支出342亿元,增长9.7%,其中民生类支出280.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重点领域得到较好保障,节能环保支出增长62.2%,城乡社区支出增长44.6%,交通运输支出增长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1%

 

  金融存贷总量增加。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09.32亿元,增长10.0%,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贷款余额846.97亿元,增长9.5%;金融存贷比为40.2%

 

  八、新兴动能不断蓄积,经济活力日渐增强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359.68亿元,增长18.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7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5%,高于生产总值增速3个百分点。汉中成为全省第三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市。全年申报发明专利795件,技术合同交易额2.16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61户。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十大行动”,全市行政审批时间缩短30%,群众满意率达99%,市场主体总量19.24万户,居全省第四名,增长20.1%;新增市场主体3.54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培育“四上”企业436户,为全市经济平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新增就业人数增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收入倍增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87%,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47万人,创收223.0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

 

  总的来看,2018年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内在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市委“五个围绕”、“六个三”战略部署和“三个六”重点支撑,补短强弱抓重点,苦干实干齐发力,努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