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2018年延安消费市场稳中有进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2018年延安消费市场稳中有进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2-14 09:30
字号:
打印

  经历低迷期后,延安消费市场在2018年逐步回暖,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81-4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98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68.60亿元,同比增长10.9%

 

 

  一、消费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一)餐饮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商品零售。1-4季度,全市实现餐饮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3.9%;商品零售281.52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159.29亿元,同比增长11.3%

 

  (二)穿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类商品零售增速大幅下降。1-4季度,穿类商品零售额10.88亿元,同比下降4.9%;化妆品实现零售额1.43亿元,同比下降15.9%;金银珠宝实现零售额0.91亿元,同比下降24.6%;日用品实现零售额1.04亿元,同比下降27.9%

 

  (三)吃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增长势头强劲。1-4季度,吃类商品零售额17.41亿元,同比增长18.6%;中西药品实现零售额3.34亿元,同比增长42.8%;通讯器材实现零售额0.63亿元,同比增长43.8%;家具实现零售额0.44亿元,同比增长19.0%

 

  (四)流通领域四个行业发展参差不齐。1-4季度,全市批发业销售额374.50亿元,增长17.4%,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4.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73.27亿元,同比增长17.9%;零售业销售额506.41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较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115.72亿元,增长9.4%;住宿业营业额35.61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较去年同期降低6.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7.60亿元,同比增长2.7%;餐饮业营业额157.20亿元,增长16.6%,增幅较去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7.09亿元,增长14.5%

 

  二、消费市场发展亮点

 

  (一)石油及制品类零售继续保持增量优势,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4季度,石油及制品实现零售额60.06亿元,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30.6%,同比增长18.9%,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6.4个百分点。

 

  (二)苹果及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活跃,特色凸显。目前,延安市在库苹果及农特产品企业共52户,其中,批发业30户,零售业22户,累计实现销售额18.31亿元,占限上批零业销售额比重6.3%,同比增长34.5%。延安市委、市政府重视苹果及农特产品品牌打造,洛川县是全国第一个整县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苹果生产基地县,“洛川苹果”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延安红枣、小米、核桃销售也都逐步由“小作坊”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型。

 

  (三)中西药品销售市场不断扩大,消费潜力得以释放。截止2018年年底,延安市在库医药企业共23户(批发业4户,零售业19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户。中西药品实现零售额3.34亿元,同比增长42.8%,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3.4个百分点。城乡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医药企业精细化、体验式服务的发展,迎合了居民不断提升的养生保健理念,挖掘了医药行业消费潜力。

 

  三、存在问题

 

  (一)实体零售转型发展步伐落后。近年来,电商、微商的迅速发展,使得B2C模式(Business-to-Customer,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日益完善,普通民众越来越享受足不出户购物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与此同时,穿类、化妆品、日用品等实体商品零售受到冲击,融合发展之路尚未成型。1-4季度,穿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4.9%、化妆品类零售同比下降15.9%、日用品类零售同比下降27.9%

 

  (二)汽车行业持续疲软,制约限上消费市场长足发展。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被取消,居民持币观望。在高档车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以及中低档车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延安市汽车消费市场低迷,汽车类商品零售累计增速一直在低位徘徊,严重制约限上消费市场的长足发展。1-4季度,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4.33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较去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

 

  (三)受体量小及城市规划双重因素影响,住餐业上升基础不牢固。一方面,入统住餐企业数量、规模小,拉动力太弱。根据与有关部门了解,全市有住宿业企业298户,纳入限上统计只有84户,占比28.2%;餐饮业企业共419户,纳入限上统计的仅有61户,占比14.6%。其中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3户、500-1000万元的33户、500万元以下的74户。另一方面,受城市规划影响,黄蒿洼、南门坡、尹家沟等地大面积拆迁,原来限上库中住餐企业顾客被分流,新区、百米大道的一些新企业处于培育阶段入统条件不成熟,因此,住宿餐饮业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对策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广品牌、弥补短板,引导企业走上转型发展之路。零售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型发展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企业要在困境中发现机遇,紧紧把握“互联网+”这一新兴模式,将产品购进、推广、宣传、销售以及售后链条化,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互联网+百货行业”、“互联网+农产品行业”以及“互联网+家具行业”都值得探索,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扁平化管理,扩大市场份额。

 

  (二)政府部门出台鼓励汽车购买政策,引导汽车销售企业进行销售结构调整。国家曾经出台过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优惠政策取消后,许多顾客都持币观望,希望在优惠更多的情况下购进车辆,消费潜力得不到释放。此外,延安汽车销售市场中的重要特点就是消费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中高档汽车4S店应该提供更加精细化服务、“体验式”服务,并且在库存方面应该更多购入7座经济实惠汽车;国产汽车品牌例如长安汽车、汉腾汽车应当把握果农需求,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适当开展“汽车下乡”等活动,提高农民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利用第四次经济普查,摸清家底,重点培育入统高质量住宿餐饮企业,形成新的支撑点。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和工商、税务对接,摸清全市及分县区所有注册登记的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名单,根据经营规模、效益等经营情况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筛选出当年有望入库和下一年度的培育对象,建立住餐企业(单位)动态监测库,争取做到成熟一家,上报一家。

 

  (四)提升旅游经济效益,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一是充分利用延安交通便利条件和独有的“红色、绿色、古色”的旅游资源特点,发挥梁家河、文安驿、黄帝陵等传统旅游项目优势的同时结合当下流行的亲子游、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和康体健身等新的旅游方式创新旅游项目,迎合大众消费需求,使得旅游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二是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在景区周边建立延安特色商品销售网点,规范商业网点管理,努力打造“吃、穿、住、游、购”一体化服务,实现旅游产业链条化,激发市场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