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非公经济稳中有升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西安:非公经济稳中有升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2-13 09:03
字号:
打印

  2018年,西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西安市民营经济倍增计划,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吸引多个非公项目落户,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了非公经济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推动非公经济加速发展。

 

  一、非公市场主体不断攀升

 

  2018年,西安市行政效能革命成果显著,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截至1225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4.30万户,同比增长91.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2.04万户,同比增长36.7%;个体工商户41.54万户,同比增长119.5%;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新登记主体总数的98.7%。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2018年,全市名录库中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数140472个,占全市企业法人的95.7%,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另据一套表数据显示,全市五上非公法人单位数占全部五上法人的比重为81.9%,较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不断攀升的市场主体促进了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活力。

 

  二、非公经济发展亮点频现

 

  近年来,西安市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非公占比逐渐提升。2018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4459.64亿元,占GDP比重为53.4%。其中,第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48.56亿元,非公占比18.8%;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1510.49亿元,非公占比51.6%;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2900.59亿元,非公占比56.2%

 

 

  2018年,全市非公经济表现各异,亮点突出。规上非公经济稳中有升,房地产业非公经济繁荣发展,民间投资增速继续攀升,现代服务业非公经济增长点众多。

 

  (一)规上非公经济发展稳中有升

 

  2018年,规上非公经济发展稳中有升。从产值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来看,陕汽、法士特、西点集团等公有制企业产值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三星产值增长较快,同时受中兴复产的拉动作用,规上工业非公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西安市新增1家上榜企业,隆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制造业,改变了之前上榜企业皆为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局面,说明西安市工业非公经济不断向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方向迈进。

 

  (二)房地产业非公经济繁荣发展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招商项目加紧开工,2018年,全市非公商品房销售面积2372.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高于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6.4个百分点;非公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比重为87.4%,较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本年新增房地产开发85家企业多为非公性质,且本年非公在库统计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165个。非公房地产企业的进入和非公项目的增加,拉动房地产业非公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三)现代服务业非公经济增长点众多

 

  2018年,西安市第三产业非公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非公经济增长点众多,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显示,1-11月,非公占比高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70.8%,比规上服务业高出53.1个百分点;此外,卫生、文化艺术业、体育以及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分别高于规上服务业1.4个、22.5个、142.7个和8.5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带动了服务业非公经济的发展。

 

  (四)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市场活力增强

 

  民间投资能显示市场的活跃度及资本流向。2018年,全市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同比增长20.3%,较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实现了自2016年以来的三连跳。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8个百分点。

 

 

  三、区域非公经济表现各异

 

  2018年全年,西安区域非公经济发展表现各异。优化发展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长安区)、生态发展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非公经济占比较上年分别提升0.81.0个百分点;重点发展区(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非公占比较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

 

 

  四、非公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推动非公企业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尽管西安市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应紧抓战略机遇,结合发展实际,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改进,有效发挥非公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非公企业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非公比重

 

  近年,禁养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属于非公范畴的畜牧业发展有所减缓。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乡居民畜牧产品消费需求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可以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发展畜牧业,建立互助互保互促机制,强化培训和引导,带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户发展。二是支持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自创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鼓励规模养殖场与大中型超市、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直接的产销对接关系,完善产、销一条龙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积极优化调整民间投资方向

 

  西安市民间投资增速不断攀升,但投资方向过于集中,主要以房地产业(占比达到67.4%)为主,而对新兴行业投入较少。因此,后期需要格外关注民间投资方向的优化调整,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清除阻碍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玻璃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资产收购、产权受让、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盘活西安国有老品牌。支持非公企业把握各种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业、健康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促使民间投资增长更优更快。

 

  注释:

 

  1五上企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统计系统的专用称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2、非公法人单位:非公经济是指国民经济中除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外的部分,对其中的混合制经济要依据实收资本之间的比列,按经济成分对各主要经济总量进行划分。非公法人单位基于单位的完整性,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按单位的控股类型划分,与非公经济的核算口径有所不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